首页 > 汽车 > 旅行者 >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来源:风度派    阅读: 2.0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昆仑山脉 Kunlun Mountains 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从东向西绵亘2,000公里(1,250哩),西起塔吉克的帕米尔,东至昆仑山口和毗邻的青藏诸山脉——布尔汗布达山脉、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昆仑山宽度变化相当大,很少超过201公里(125哩)。在西部边际,该山形成中国西部西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一个内亚壁垒。北部支脉阿尔金山继续延伸这一山脉组合。

传说中,在“万山之祖”昆仑山脉的秘境里,埋藏着无数的故事与秘密。

有人说秘境中隐藏着千年神兵,谁拿到便可以成为大地的主宰;有人说秘境中长满神奇的果实,吃上一颗就能与天地同寿;有人说秘境中隐居着天上仙人,找到他们就能迅速得道成仙……

而生活在昆仑山脉中的人们更是相信:在那片自己祖先曾经居住过、而又无奈离开过的地方,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神秘的昆仑山

或许有读者要奇怪,在昆仑山脉无数条峡谷与山沟中,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关注三条沟,关注这三条美丽的伤痕呢?

答案是:这三条沟里,真的有祖先留下来的宝藏。

随着我们对昆仑山野牛沟、万宝沟、花土沟这3条山脉峡谷的探访,昆仑山的眉目开始渐渐清晰了起来。

位于格尔木以西昆仑河谷中的野牛沟,神话里是前往西王母瑶池的必经之路,而现实里它也的确如同天堂的后院——野牛沟是青藏高原野生动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牦牛的重要栖息地;拥有诞生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岩画,后人至今能够感受到千年前的游牧意境……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第2张

万山之祖

万宝沟隐匿了千年,直到90年代初终于有人“误入其中”,才将这里的宝藏带到人间:一块块屋宇般大小的玉石裸露在山顶,日光的隐射下散发出炫目的光芒,仿佛真的是到了昆仑神话中的仙境——那些昆仑山中沉寂了数亿年的昆仑美玉,也因此而绽放天下……

电影《可可西里》中,日泰队长满脸阴郁地对马占林一伙说“你们一定能走出去,再往前走两百公里就到花土沟了”——“昆仑山下,尕斯湖畔”的花土沟,是一个在许多地图上都没有标注出的地方,它是青海的驿路重镇,因为石油而知名。“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这是花土沟的真实写照,也是整个昆仑山脉的写照……

本刊编辑部联合国内多名优秀摄影家,历时3个月策划完成了本期选题,希望能带给读者特别的感受。接下来,请跟随作者的脚步与镜头,去触摸那些已经发现与尚未发现的昆仑山吧。

 野牛沟 离神话最近,离现实最远

每一次,发情的公野牦牛都毫无顾忌地冲入牧民的牛群中,上演一场又一场“拼却一醉为红颜”的壮举,等到发情期过去之后,它们又会将母牦牛们护送回来。

野牛沟的古岩画就像是一座桥梁,使昆仑山从神话走向了活生生的现实;有幸看见这些来自史前的文化密码的人们,穿越时空,与我们的先民心意相接,同喜同悲。

对于朝圣者来说,洪水、黑夜、高原反应……都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只是他们心中的“根”——昆仑山深处的玉虚峰和“西王母瑶池”。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第3张

野牛沟

在昆仑山的众多山脉中,大概再也没有一个地方比野牛沟距离“神话”更近了:这里不仅是道教的发祥地,是姜子牙和济公的修炼场,而且还是西王母大宴群臣的地方……因此,野牛沟又被称为“亚洲的奥林匹斯山”。

如果姜子牙、西王母是来自传说中的诸神,那么野牛沟的第二批神则是3000年前的人类先祖:他们将自己所有的生活场景,连同他们原始的欢愉、恐惧和渴望都凿进了不朽的青石里……今天,野牦牛等动物又成了这里新的诸神,它们在这里出生、恋爱、分离、死亡,上演着永不凋零的新的神话……

 野牛沟的土霸王:

  “抢亲”又“送亲”的野牦牛

野牛沟,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西南地区,与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仅一山之隔。说它是“沟”,其实并不准确。事实上,由于昆仑河流经此地,所以野牛沟其实是片开阔的河谷地带。

丰富的水源,是昆仑山赐予野牛沟的第一份礼物。

密布的河网使这片海拔3800米的“不毛之地”植被茂密,成为野牦牛、雪豹、藏野驴、藏羚羊、盘羊等20多种濒危野生动物的栖身地。尤其是野牦牛,在我国总数还不到1.5万头的今天,野牛沟的野牦牛数量竟然占到了其中的三分之一。难怪现在的《青海通史》,既不是从人烟密集的青海省会西宁,也不是从青海东部较为发达的地区写起,而偏偏是从野牛沟入笔的。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第4张

美丽的地方

作为当地牧民的夏季牧场,野牛沟是野牦牛的天堂。走遍昆仑山所有的河谷可以发现,再也没有任何一处的野牦牛能比这里更集中。人们曾不止一次在这里拍到过由300~800头野牦牛所组成的迅速移动的牛群。据目击者称,那场面就仿佛是一股“巨大的黑色铁流”在地平线上蔓延。

然而,正如在上世纪60年代被大量捕杀的青海湖湟鱼一样,野牛沟的野牦牛在上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也曾遭遇了一场由盗猎者和淘金者引发的捕杀浩劫,并一度使得野牛沟几乎“名存实亡”。幸运的是,经过近10年的反盗猎行动和巡山保护,元气大伤的野牛沟又渐渐恢复了生机。

有趣的是,逐渐恢复了生机的野牛沟,接下来却发生了一连串令人哭笑不得的怪事:2000年以后,野牛沟的野牦牛数量大增,它们不仅开始三十、五十的成群结队下山,而且往往还以“王”的傲慢姿态欺负起了当地牧民的“家牦牛”。

2004年7月的一天下午,一群百余头的野牦牛从积雪的山梁上一漫而过。不一会儿功夫,这群野牦牛便将当地牧民才让多吉家的几百头牦牛团团围住,随后,经过一阵激烈的格斗,才让多吉家的上百头母牦牛竟然被这群“从天而降”的野牦牛群“抢亲”了!

几个月过去,寻找仍然一无所获。看到自家的母牦牛乐不思蜀,竟心安理得地当起了“压寨夫人”,才让多吉伤心不已。谁知,这年12月8日的傍晚,随着一阵由远及近的牦牛群蹄声,几个月前被掠走的110头母牦牛居然又出现在了他家的帐篷前。而在几百米外的山岗上,一群壮硕的野牦牛正一字排开,深情地凝视着归家的母牦牛……

在这之后,同样的怪事还发生过很多次。每一次,发情的公野牦牛都会毫无顾忌地冲入牧民的牛群中,上演一场又一场“拼却一醉为红颜”的壮举,等到发情期过去之后,它们又会将母牦牛们护送回来。野牦牛们这种“抢亲”和“送亲”的土霸王派头,虽然令人啼笑皆非,但这些“小插曲”也为野牛沟平添了不少“野蛮又动人”的浪漫色彩

 野牛沟岩画:通往史前的时间走廊

如果水源是昆仑山送给野牛沟的第一份恩赐,那么古岩画便是昆仑山送给野牛沟的第二份礼物。因为在野牛沟这片不毛之地,历史就是岩画,岩画就是历史。

青海省境内的岩画很多,总共多达14处,然而其中刻凿年代最早、画面最多的则要数野牛沟的古岩画。野牛沟岩画位于四道梁的南坡上,大体上呈东南—西北走向。这里海拔约为3900米,相对高度约为30米。

从远处望去,在一排高低错落的仿佛古城墙一样的青色岩石上,若隐若现地刻画着舞蹈、狩猎、出行等多种场景和野牛、骆驼、马、鹰等多种动物……总共有5组,45幅画面,180多个形象。经过微腐蚀方法测定后,专家推测,这些岩画至少诞生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也就是说,这些刻在岩石上的形象和情绪都是穿越了几千年的历史长廊,才最终抵达我们跟前的!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第5张

土地肥沃

在众多古岩画中,一幅表现舞蹈场景的岩画十分引人注意。

画上,先民们手拉手,排成一排在跳舞,场面十分热烈,使观看的人仿佛也听到了来自远古的高亢歌声。然而,不知是出于巧合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人们惊讶地发现,这幅岩画上的“连臂踏地”画面,竟然与著名的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舞蹈彩陶盆上的场景如出一辙。让人不由得猜测它们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关联……

而由于年代久远,画中那些符号的意义虽然已不大可能为我们所知。但作为先民们留下的一种生活印记,野牛沟的古岩画就像是一座桥梁,不仅使几千年的昆仑山从神话走向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使有幸看见这些来自史前的文化密码的人们,穿越时空,与我们的先民心意相接,同喜同悲。

除了画面内容之外,野牛沟岩画另一个让人惊异的地方还在于,它似乎是先民们用铁制工具打凿而成的。有人曾指出,在这片长100米、宽50米的地带内,岩画多呈垂直通体打击的形式,而这在其他地区是极为罕见的。

道教发源地:“亚洲的奥林匹斯山”

古人说“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今天的野牛沟。在笔者亲赴野牛沟,并遇见众多朝圣队伍之前,的确也很难想象,在南洋、港澳台和美国等地,野牛沟竟然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记得去年笔者在野牛沟采访期间,就不止一次遇到来自中国台湾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寻根朝山队。这些人都是远道而来的虔诚道教弟子,他们一抵达格尔木市,就立即雇请当地向导和租用越野车,然后便马不停蹄地向着距离野牛沟100公里处的玉虚峰和150公里处的“西王母瑶池”进发。

对于他们来说,洪水、黑夜、高原反应……都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是他们心中的“根”——昆仑山深处的玉虚峰和“西王母瑶池”。他们甚至还不远万里,将各自神殿里的众神塑像和牌位抱到了野牛沟来,在这里跪拜、磕头、流下眼泪……

当时我就想,对于他们心底的这种伟大宗教信仰,也许我们只能通过神话传说去抵达。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第6张

相传,这里是道教发源地

比如位于昆仑中段主脉的北麓,海拔5980米的玉虚峰。作为传说中道教的发源地,玉虚峰可以说是道教弟子心中的“神山之最”。相传这里不仅是道教元始天尊和道教昆仑派的主道场,是“道教的洞天福地”和道教至尊“三清”的升天之地,而且还是《封神榜》中姜子牙修炼了40年五行大道的地方。

另一个传说里,“玉虚峰”这个名字的来历还与玉皇大帝最小的女儿玉虚仙女有关。相传,玉虚仙女是众神之中最美丽、也最深得玉帝和西王母喜爱的一个。当西王母偶然看到昆仑山中这座峰顶巍峨高耸,山间奇峰怪石活灵活显,而且终年积雪不化,云雾缭绕,恍如“人间仙境”的地方后,便将它赐给了玉虚仙女作为居所。

“西王母瑶池”,距玉虚峰约30公里左右。在《穆天子传》等神话传说中,它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八,西王母设蟠桃盛会宴请各路神仙之地;而在《西游记》中,它又是美猴王孙悟空偷吃蟠桃、大闹天宫的地方。

当然,这些都只是神话。在现实里,“西王母瑶池”其实是个海拔4300米,东西长约1.2万米,南北宽约5000米,湖水最深度达107米的天然高原平湖。这里不仅湖水粼粼,碧绿如染;水鸟云集,或翔于湖面,或戏于水中;而且还金风送爽,瑞气蒸腾,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

除了这两处之外,朝圣队伍还常去南山口、青藏公路边的昆仑狮山像、神话中的“醴泉”——昆仑山纳赤台泉、玉珠峰等道教胜地进行朝拜。在野牛沟采访期间,每一次遇到这些寻根的朝圣队伍,笔者总不禁感叹:万古的寂静中,若不是这些陆续到来的朝圣队伍,也许昆仑山这座“亚洲的奥林匹斯山”至今仍沉睡在亘古的苍茫之中。

幸好这里有野牦牛、古岩画和朝圣队伍,才唤醒了亿万年雪山的尘封中,离神话最近、离现实最远的野牛沟。

  万宝沟中的昆仑玉

  隐藏亿年的宝藏和后来的故事

实际上,昆仑玉更像一个神话:传说它诞生在昆仑仙境之中,只有有缘人才会发现它——1941年,美国传教士马克在青海湟中到兰州的途中,发现了一种“透闪石”的矿脉,但是因为交通不便,矿脉消失在了时间的尘埃里;1971年,中国考古学者在对马厂和半山的考古中,也发现陶罐中含有这种特殊的石头,但一直没有弄清楚它到底出自何处……

直到1992年,有人无意中在昆仑山里发现了这隐藏亿年的宝藏,顿时举世震惊,世界的目光很快就聚焦在昆仑山一个叫万宝沟的地方……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第7张

昆仑山风光

昆仑玉现世

  震惊世界的昆仑山宝藏

万宝沟神话诞生于1992年。在这之前,万宝沟不过是昆仑山几十万条不知名山沟中的一条。

故事的主角达西,是当时格尔木市郭勒木德乡的书记,自从1991年格尔木市鼓励群众找矿开始,达西就带着儿子旭辉,利用业余时间寻找传说中的玉石。

当地蒙古族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昆仑山中有一个神秘之地,里面全是五彩斑斓、取之不尽的美玉。达西祖祖辈辈生活在昆仑山下,从小也常在父辈口中听到这样的传说。不过,真正让他坚定寻宝信心的,是他与一位猎人的对话——达西在和一位蒙古族猎人喝酒时打碎了一只啤酒瓶,那位蒙古族猎人无意中透露,说自己在当地“扫哈尔布哈”深山中,见过像啤酒瓶碎片一样的石头,非常美丽。

猎人的话让达西脑中电光火石般的一闪——“扫哈尔布哈”,是格尔木昆仑山脉旁的一座山峰,蒙古语是“瞎公牛”的意思,这座山以及它的余脉很庞大,即使当地也很少有人将它穿越。

于是在后来的整整一年里,达西父子的足迹踏遍了这条山脉,不过非但一无所获,父子俩甚至还差点搭上了性命——曾经,他们的吉普车陷进河水的流沙中,逃生的父子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吉普车没入深渊。

不过,这也并未能动摇达西父子的寻宝信心,随着一次次的失败,他们寻找玉矿的范围不再局限于瞎公牛山附近,而是一步步接近万宝沟——万宝沟在距格尔木市100多公里的三岔河附近,自古就叫万宝沟,父子俩从古书和资料中推测,这个沟的名字似乎预示着什么,或者古人早就发现了这里的宝玉,但是并没有公之于众。

里程碑般的历史发生在1992年农历大年初五:这一天,达西父子以及朋友达力登开着吉普车来到万宝沟,几经周折后,发现走进了一条死路,正当他们准备返回时,却突然发现道路四周像啤酒瓶碎片一样的玉石块,从山顶稀稀落落地流淌下来。父子俩二话没说,一鼓作气地爬上山顶,奇异的昆仑胜景扑面而来:满山都是裸露的玉石,碧绿耀眼,在日光下散发出异样的光芒。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第8张

昆仑玉便产于此

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几天后,达西父子再次来到山顶,在青玉石堆西侧仅11米的地方,见到了碗口大、盘子大不等的玉柱围成的圆圈,像古代的祭台。玉柱的外皮是油黑透亮的,玉柱极其坚硬,根本撬不开,儿子旭辉搬来一块石头砸断了其中一根,玉柱一半是羊脂白玉,一半是碧绿如滴的翠玉——他们从未见过这奇特的宝玉。

细心的达西看到玉柱圈中有一个小碗大的窝,窝中全是金黄色的细沙,达西抓了一把,感觉有水、湿漉漉的。多年以后达西问过别人,对方告诉达西,金黄色的细沙可是好东西,那可能就是昆仑山亿万年形成的玉髓石英。

现今已经六十多岁的达西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拿出了一块最初送往扬州鉴定的昆仑青玉石料。与父亲一起出生入死寻玉的儿子旭辉则说,当年那块砸下来的黑皮带翠羊脂玉料,一下山就被朋友软磨硬泡地要走了,如果留到现在,应该值一大笔钱。

  悲惨成长史

  惨遭掠夺破坏的万宝沟

历史是这样记载的:1992年昆仑玉被发现后,达西向格尔木市地矿局做了汇报,并把玉石切片送到扬州鉴定,鉴定结果是:一种新的玉石横空出世。由于是最早的发现者,他们还成了名人,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来做玉石研究时,将发现昆仑玉的山峰称作“旭峰”。

那个最先发现的玉矿,就是现今的万宝沟三岔河玉矿,这里产出的昆仑玉品种最多,色彩最艳丽。

不过,昆仑玉被发现后,万宝沟却迎来了一场源自金钱的灾难。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第9张

昆仑山风光

达西发现昆仑玉后只隔了一年,消息不胫而走。1994年,万宝沟发生了哄抢事件。“很多人都涌到山里,用炸药炸,大量的文物贩子、玉器贩子云集,就地收购。挖玉者晚上人手一个手电筒彻夜寻找玉石,为了寻找玉石,手电筒一度脱销。”当地人这样介绍当时混乱的挖掘景象。

政府采取措施制止了哄抢乱采的行为,随后又专门成立了格尔木昆仑玉石公司,负责昆仑玉的开采和经营。不过,昆仑玉矿随后又承包到了个人手中,在利益驱使下,昆仑玉矿仍然长年遭到掠夺式的开采。

一位学者证实,昆仑玉发现的最初几年一点没得到重视,一公斤昆仑玉只有二十元左右;而且现在最弥足珍贵的白带翠昆仑玉,最初却以和田玉的标准来看待,将翠色当成了瑕疵,很多白带翠的玉料,加工时竟然将白玉切下来后把翠玉丢弃了。

昆仑玉第一次价格飙升,与北京奥运会息息相关——2007年4月14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函,请求北京奥组委将昆仑玉作为制作北京奥运会奖牌的玉石材料。此后经过专家论证,最终确定用昆仑玉制作全部奥运会奖牌的玉环。根据专家的说法,昆仑玉入选奥运玉有四大优势:与和田玉同属昆仑山玉矿带,在物质组成、产状、结构特征上基本相同;质地细腻、储量大、品质均匀,材料块体大,每块奥运奖牌完全可以在一块原料上制作完成;同时,昆仑玉具有奥运奖牌所需的白玉、青白玉、青玉的全部原料,不需备料。

而随着和田玉资源的枯竭,很多新疆的玉石贩子,开始把昆仑玉拿回去当和田玉卖,昆仑玉价格也因此飙升。于是,一些与巨额财富失之交臂的故事流传开来,比如最早运往外地的两车皮优质昆仑玉料,得不到人们的认可,运到河南后被告知不是真玉,又没办法往回运,只有倾倒在当地,却遭到懂行人的疯抢……

刘永宏,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教授级工程师,在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工作多年,他是最早对昆仑玉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之一。

刘永宏说,昆仑玉的玉质之佳赢得了很多专家的赞誉,由于和田玉早已不出产大块玉料,以至于扬州玉工现在到了“离了昆仑玉就没法活”的地步。昆仑玉中的细料青玉因为能加工薄胎玉器而蜚声海内。但是,现今的昆仑玉虽然价格飞涨,但实际国内对昆仑玉的研究却远远落后,昆仑玉种类很多,但省内连个像样的昆仑玉标本室都没有。“更别说昆仑玉博物馆了”——刘永宏说到此,深深的遗憾溢于言表。

 昆仑玉之殇

  万宝沟的千年宝玉还能开采多久?

由于地处高原腹地,格尔木市在早上8点往往还晨曦未露。不过,这丝毫不能改变众多卖玉人的心情,他们总是摸黑抵达昆仑路附近的玉石交易市场,动用三轮推车、摩托车、自行车、拖拉机、卡车等各式运输工具,把一块块万宝沟出土、还裹着土的玉石料拉进露天市场……忙碌而热闹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西部最大的昆仑玉交易市场,自此开始了一天繁忙的交易。天色渐亮,南腔北调的买玉人涌入市场,他们依旧采用青海当地最古老的方式——互相把手指伸进对方的袖口来讨价还价。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第10张

昆仑,野生动物的天堂

许多商贩对昆仑玉的“钱景”非常看好,一位自称有20年鉴玉经验的商贩对记者说:“这几年都在涨价……”不过,对于昆仑玉的前景,也有人表现出担忧:“昆仑玉就这么多,采一点少一点……”

那么,万宝沟中的昆仑玉,究竟还能开采多少年呢?笔者查到一份不完全的统计资料:昆仑玉每年的产量约1500~2000吨左右,由于多年的破坏性挖掘,万宝沟及周边玉矿的许多细种青玉料和“黄口料”已经采完,只剩下玉质一般的青玉粗料,甚至有的矿再没有玉石产出,目前仅仅靠盲目爆破,零星炸出一些玉石来……

万宝沟三岔河玉矿是昆仑玉的主产矿,开采时间也最长,曾经有“东六西五”11条矿脉,不过早在多年前,三岔河玉矿也只剩下1条矿脉还在开采,而且采掘深度已经超过70米,玉矿的矿脉按成因推测最多不会超过100米。也就是说,不需两三年,这条矿脉采掘完毕后,中国的白玉矿藏就会缺失。

在昆仑路上的玉玲珑珠宝店,女老板从柜台里拿出一只白玉手镯,要价7万元。当地业内人士介绍,实际上,同样是这种白玉手镯,在1995年的时候,每只只有180元到300元。

随着国内玉石市场的升温,以及和田玉资源的枯竭,昆仑玉的价格一路飚升。“以前,昆仑玉最好的白玉还是1000元一公斤,现在,涨到了1万多元一公斤。价格是10倍左右地上涨。”而“靠山吃山”也在格尔木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这座小城中,仅从事玉石行当的就有1万多人。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第11张

昆仑山湿地风光

也有专家告诉记者,目前玉矿开采,采用的是剥离法,开采方式虽然科学、先进,就是开采的速度太快了,大大缩短了玉石矿山的服务年限。现在很多昆仑玉种,像翠青玉(白带翠)、皮料都在慢慢缺失,这些优秀的玉种,在人们还没研究它、雕琢它、真正感觉到它的韵味时就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更大的遗憾。地球经过14亿到17亿年的孕育才生成的昆仑玉,仅20年间就将主矿脉采掘殆尽,与其说是万宝沟之殇,不如说是“昆仑玉之殇”……

  花土沟

  戈壁石油城与“魔鬼通道”

“昆仑山下,尕斯湖畔”的花土沟,是一个在地图上都没有标注出的地方。“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不过,这里却是探险队的重要驿站:沿着花土沟西去,即可快速到达新疆的若羌,再往沙漠深处,就是神秘的楼兰古国;探险队如要前往有着“死亡谷”之称的那棱格勒河谷,也往往以花土沟作为起点……

昆仑山脉中很多地名都是名副其实的:五彩湾有五色的岩层、老风口有很大的风……但花土沟是个例外,没有五颜六色的土,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连野花都十分少见,只有沟沟岔岔和荒山土坡。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第12张

花土沟风光

无论从哪个方向走出花土沟,都可以看到延绵不绝的戈壁,初来这里的人,不少人都会有一些气喘、胸闷、头痛的高原反应——因为旁边就是生命的禁区:可可西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长年累月地呼吸着比内地少30%氧气的空气,承受比内地高很多的紫外线……

花土沟没有土地,食品给养都是从敦煌、格尔木、西宁等地运来的,其价格自然不菲。但作为昆仑山脉的重要驿站,花土沟总是敞开贫瘠的胸怀接纳着浪迹天涯的异乡人,如那些进山淘金的人,出山后蓬头垢面,却总能在花土沟得到钦佩与尊敬——没有人敢小瞧他们,因为他们刚刚从鬼门关走了一圈回来……

  青海小香港

  因石油而崛起的小镇

说到花土沟,必须先说到茫崖。

“茫崖”是蒙古语“额头”的意思,这个位于昆仑山腹地,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的要塞,东连冷湖、西邻新疆若羌、南接格尔木、北濒新疆罗布泊,是青海的“西大门”。

花土沟其实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山沟,行政划分上它是一座小镇,但在地图上并没有标注。那么它又是为何出名的呢?答案与能源联系了起来:石油。作为青海石油的总根据地,花土沟随着石油的发现,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第13张

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当年,第一批闯进昆仑山的勘探队员,在向导穆迈努斯·依沙·阿吉老人的带领下到达花土沟。望着这一片连芨芨草都没有的荒凉戈壁,不知谁诗兴大发,给它起了这样一个诱人的名字——实际上,这里根本没有鲜花,花只开在勘探队员的梦里。

勘探队员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中国的第一代地质师周宗浚翻越昆仑山时,遇见了军阀马步芳部队的养路工,养路工递给他一块石砾,告诉他这玩意能点着。他便断定这里一定有石油。而后来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只有甘肃玉门、陕西延长等几个小油田,年产量12万吨,远远不够国家需要,便寄希望于昆仑山和柴达木盆地。随着花土沟的油泉子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全国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里。

花土沟很小,几乎没有土生土长的居民,这里世代生活的蒙古族、汉族老百姓大多都不会选择这块缺氧的土地长住。现今的花土沟,除了开采石油的人,就是一些来这里讨生活的外地人:四川人、河南人、甘肃人、山东人……

最早来这里谋生的外地人,往往都是被在石油站上工作的亲戚、老乡带领,才步入这块荒芜的土地的,随后大家发现这里能赚钱,人就越来越多了——再后来,花土沟没花的历史也因此终结了:曾惠玲是一位干了12年采油工的四川女子,她在花土沟建起了第一家幼儿园——她接起了一百多米的水管线,闸门、弯头、管子、挖沟机,只为让终年与戈壁作伴的孩子们见到绿树和红花。她的行为感动了花土沟的所有人,大家一起动手,水哗哗地流进了幼儿园,花土沟的第一朵花就这样开放了。

花土沟越来越富了——现今的花土沟,不仅发现了尕斯库勒等油田,还发现了我国第三大气田——涩北气田,花土沟周围上千平方公里的荒漠里密布着无数的钻井平台,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汲取着地下几千米深处的石油——这些石油养活了很多有钱人,花土沟的汽车几乎比人还多,而且全部是好车。镇上的娱乐业也十分发达,沿路两侧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餐馆、发廊、舞厅、酒吧,所以这里又有一个称呼:青海小香港。

  探险驿站

  前往死亡谷的“魔鬼通道”

除了“石油基地”,花土沟还有另外一个重要身份:驿路重镇。

沿着花土沟西去,即可快速到达新疆的若羌,同时,这里也是去探访楼兰古国的重要驿站。不过,花土沟之所以在中国驿路历史上刻下大名,则是因为昆仑山中的一条“死亡峡谷”——那棱格勒河谷。

那棱格勒河谷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牧草繁茂。这里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马熊、盘羊、藏狐、野兔……但是,景色迷人的峡谷却充满着神奇和恐怖:相传进入这里的牧民,绝大多数都莫名失踪、死亡,出来者为数极少。峡谷外的牧民则说,峡谷内有吃人的恶魔,曾经还听到过峡谷内猎人求救的枪声和挖金者绝望而悲惨的哭嚎声。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第14张

昆仑山

所以,即使里面动物众多,牧草丰盛,人们都远离这里,并把那棱格勒改名叫做“魔鬼谷”。史料有记载的关于妖魔吃人的记录,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军阀马步芳试图从青海腹地打开进入新疆的门户,控制塔克拉玛干沙漠以东的地区,同时在昆仑山一线形成对西藏在边界上的布控。当时,军队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就是走那棱格勒河谷,一条则是走茫崖穿越千里戈壁。结果,军队进入死亡谷,先遣队莫名失踪,大部队被迫改道。

上世纪80年代初,新疆地质局派科考人员进行考察,得出了一系列答案:河谷主要是一个雷击区,有大面积强磁性的玄武岩,还有很多条铁矿脉以及石英体。由于湿空气受昆仑山主脉和祁曼塔格山脉的阻挡,汇集谷内,形成雷雨云,加上地下磁场的作用,经常产生“雷暴”现象。

实际上,这里还是我国多年冻土层分布区之一。冻土层的厚度高达数百米,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地下固体冰库。当夏日来临,近地表的上层冻土融化,形成地下潜水和暗河。再加上地表常常被嫩绿的深草掩盖,人们不容易发现。当人畜误入之后,一旦地面草丛塌陷,地下暗河就会把人畜拉入无底深渊,甚至使其随水流漂到很远的地方,以致连尸首都无法找到。同时,峡谷内野生动物很多,人进入之后很容易受到狼、熊等动物的袭击,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进入那棱格勒河谷后,要么是失踪得毫无踪迹,要么就是尸体焦糊、衣衫破碎、仅剩一堆白骨……

现今,那棱格勒河谷已成为国内外探险家慕名的探险胜地,而探险队如果要去那棱格勒河谷,往往以花土沟作为起点,经阿拉尔农场进入新疆,后转向南从多噶克西侧进入沟谷,花土沟因此也被业界称为“魔鬼通道”。1994年,中国著名探险家,有“沙漠王”之称的赵子允,就是按照这样的线路过死亡谷的,他如此记载那年的行程:“越往山里行,草木渐渐地丰茂……到处是横生的荆丛、红柳和露着尖牙利齿的乱石,让人和骆驼每走一步,都心惊肉跳。何况,还有密布丛生的暗河。有时,只能听见哗哗啦啦的响声,却看不到水。一不小心踏上去,就会‘咕咚’掉进水里,淹没全身……”

  尕斯湖与红柳泉

  油砂山中有泥瀑

尽管花土沟是荒原戈壁中的小镇,但四周也布满了风景。

站在花土沟旁的阿拉尔草原上,可以听到河流欢快的流淌声——那就是阿拉尔河。阿拉尔河是一条淡水河,这条河也是花土沟人民的生活之源。沿着蜿蜒的阿拉尔河流淌的方向远眺,就是白雪皑皑的昆仑山。

这里的昆仑山下,还有一个波光潋滟的尕斯库勒湖,它应该是花土沟最具诗意的地方。

尕斯库勒湖简称尕斯湖,蒙语里是“男人的眼泪”的意思,它南依昆仑山,宛似戈壁中的一面镜子。尕斯湖是咸水湖,湖畔沉积的盐碱光泽鲜亮,像围了一条洁白的哈达。天色茫茫的时候,白色的盐壳与白色的昆仑山连成一体,似乎形成了无尽的雪域,拉近了地平线。

神秘的昆仑山 探寻万山之祖的诸神和宝藏 第15张

威严的山峰

花土沟不仅有湖,还有湿地——花土沟旁的红柳泉湿地,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湿地的边缘有一个人工湖泊,湖不大,由牧民们将地下水拦截而成。湖面长满了水草,湖水很清澈,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浪漫的牧民们还用酒瓶在这里修了一座圆顶的酒屋,里面可以住人。酒屋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碧绿的光芒。放牧闲时,牧民可以在湖泊上划船,钓鱼。周末的时候,花土沟的人们也经常三两成群来这里休闲,或钓鱼杀羊,或骑马奔驰……

花土沟北面还有一座油砂山。强烈的地壳运动,造成地下油层沿着断裂处外溢,从而在这条昆仑余脉的地面上形成20多平方公里的裸露油层地貌。到了油砂山,犹如亲眼看见一本石油形成的教科书,使人对石油的生成有了直观的了解:这里有古城墙一般的山壁,有雨水冲刷形成的“泥瀑”,还有形态各异的各种动物“泥塑”:有千年守望的石龟,也有万里奔腾的骏马……

相关阅读:

到“地球的肚脐”死海里漂浮 死不了的海

巴音布鲁克:蔚蓝的天空下 看天鹅翩然起舞

黔阳古城旅游攻略 湘西第一古镇的宁静时光

优生活
星座驾
名车库
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