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历史朝代 > 天府新区正兴崖墓群 出土魏晋时期西域青铜跪坐像

天府新区正兴崖墓群 出土魏晋时期西域青铜跪坐像

来源:风度派    阅读: 2.8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最近,有市民在天府新区锦江绿道边发现山崖上有很多洞窟,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这是近期已经发掘完毕的一处东汉-六朝时期崖墓群,共有200多座墓葬,规模之大非常少见。

天府新区正兴崖墓群 出土魏晋时期西域青铜跪坐像

西域青铜跪坐像

昨日,记者站在已经发掘完毕的正兴镇崖墓群所在的山上,看到密密麻麻的墓穴环山分布,颇为壮观。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该考古现场负责人潘绍池介绍,此次发掘总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发掘崖墓数量超过200座,分布时间从汉代到六朝,历时500多年。

据潘绍池介绍,此次抢救性发掘工作从2016年底开始,通过传统踏查和物理探测技术初步确定了崖墓的分布情况,用时一年多完成考古发掘,出土了陶器、青铜器、金银器。出土器物中,有镯子、戒指、耳环等,以及精美的铜镜,还有成都地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耳杯,估计可容纳白酒五钱。

青铜跪坐像出土于魏晋时期的墓穴中,高12.3厘米,高鼻大耳,具有明显的西域文化色彩。潘绍池认为,这座青铜跪坐像的出土,说明了当时蜀地与西域在文化上有着较为密切的交流。

另外还出土了龙形青铜镏金案足、铜镜、陶狗、青铜鸟等精美的文物。考古工作者认为,此次出土的龙形青铜镏金案足表明其中某些墓主人具有比较高的身份。有趣的是其中的陶狗与真狗一般大小,形态与乡间常见的“田园犬”迥异,非常卡通。

天府新区正兴崖墓群 出土魏晋时期西域青铜跪坐像 第2张

天府新区正兴崖墓群

在一座东汉墓穴中,有两个墓室,其中一个墓室左侧摆放着一个只有三面完好的石棺,石质棺盖竖着摆放在地面上。在墓室右壁上开凿了用来摆放随葬品的灶龛,形态类似现代壁橱。在这座墓室外面的狭长甬道地面,还布置有长长的排水管。在一座崖墓的墓门两侧,有高达1.32米的高浮雕汉阙,墓室中则有伏羲女娲浮雕,这说明汉代升仙思想在蜀地盛行。

潘绍池介绍,此次发掘的最大墓葬是19号墓,约83平方米,共7个侧室。目前这处崖墓已经濒临悬崖边,考古工作人员从山顶挖了一个深达数米的深坑,用梯子进入崖墓中进行清理。“崖墓属于开通型墓葬,便于同一个家族的成员逝去后能够继续葬在同一个墓穴。各个墓室出土的器物具有时代的连续性,对于研究汉魏六朝家族谱系具有重要价值。”

潘绍池说,东汉时期,成都地区的墓葬形制有崖墓、土(岩)坑墓、砖(石)室墓三种,其中崖墓比较流行,但对经济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因为在崖壁上开凿墓室,费时费力,需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崖墓的出现,与当地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有关,红砂岩相对于其他岩石也更加容易开凿。此次发掘的崖墓群中,东汉的崖墓规模比较大,墓室比较多,而魏晋时期的崖墓规模比较小。这是由于东汉时期社会相对较稳定,人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和安稳的社会环境来营造墓室。

社会万象
国际快讯
人间冷暖
奇闻趣事
世间印象
叽歪哥
历史名人
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