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社会万象 > 甘肃岷县“7.22”地震后卫生防疫工作方案

甘肃岷县“7.22”地震后卫生防疫工作方案

来源:风度派    阅读: 2.8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岷县发生6.6级地震灾害,1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部分乡镇通信、交通中断,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区环境卫生状况差,较易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切实做好灾区传染病防控、环境消毒、生活饮用水监测和灾后健康教育等卫生防疫工作,杜绝重大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发生,结合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甘肃岷县“7.22”地震后卫生防疫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卫生防疫工作覆盖全县受灾乡镇所辖范围;

(二)确保灾区无传染病疫情发生;

(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有效处置。

二、工作原则

(一)加强领导,群防群控。按照县政府统一领导和卫生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通力合作,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群专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

(二)依法科学、有序规范。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有序防控。有组织、有计划、统一规范的开展地震灾害后卫生防疫工作。广泛收集信息,科学防控,合理调配资源。

(三)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建立“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进村入户、责任到人”的卫生防疫工作制度,有效落实各项卫生防疫措施。

三、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成立岷县“7.22”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新华 甘肃省卫生厅党组成员,省疾控中心主任

后亚东 岷县卫生局副局长,县疾控中心主任

副组长:何 健 甘肃省疾控中心副主任

梁成智 定西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车付红 岷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成 员:蓝 弘 各支援队长

(二)专家组

组 长:何 健

副组长:蓝 弘 张彦清

组 员:省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专家

(三)具体各工作小组

1、防疫消杀组(名单见附件)

2、疫情流调组

组长:王睿

成员:胡元春 张雄民 温玲玲

3、检验检测组

组长:常玉彪

成员:后建琴 梅卫霞

4、信息管理组

组长:刘俊生

组员:陈新华 张雄民

5、后勤保障组

组长:刘俊生

成员:赵淑珍 叶玉萍 陈新华 陈建军 关爱斌#p#副标题#e#

(二)工作职责

1、岷县“7.22”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策略、合理调配有效资源、统一指挥应急处理和部署及落实各项工作。

2、专家组。制订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方案,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技术指导,对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效果进行评估。

3、疫情监测消杀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指导开展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的环境清理和消杀灭工作,加强对蚊、蝇、鼠等病媒生物的监测。迅速建立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系统,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组织开展灾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防控措施。发生传染病疫情后,做好疫情调查与处理工作。

4、检验检测组。迅速开展灾区群众生活饮用水应急监测,对饮用水安全进行快速评估。

5、信息管理组。负责疫情及各项信息的统计、汇总、上报。

6、后勤保障组。做好应急防疫物资检查储备。对现有应急救灾物资,消杀药械、防护用品等应急设施进行检查清理,预测需求,组织构建,建立应急储备和补充更新机制。做好消杀物品出入库管理。迅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和行为干预,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对灾区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最大限度地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群众自身防护、自我保健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

四、工作要点及方法

(一)传染病监测与控制

1.报告人。各乡(镇)卫生院、灾民安置点收集信息的卫生人员和乡村医生。

2.报告方式。填写报表和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进行直报,如网络不通,须电话报告,报告需做好登记记录。

3.报告内容。发现霍乱、甲肝、痢疾、感染性腹泻、流感、疑似传染病相关死亡及疑似传染病聚集性病例时,应立即进行报告。其他传染病按正常程序进行报告。

4.临床症候群监测。在灾民安置点建立临床症候群监测,开展发热、结膜红肿、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发热伴皮疹、腹泻水样便、腹泻血便、急性黄疸、脑炎或脑膜炎等监测。

5.监测数据汇总分析。对收集的信息应综合分析,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分病种和症候群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罹患率和死亡率,分年龄组的发病数、死亡数、罹患率和死亡率,发生地点、变化趋势等。

(二)病媒生物防制

1.蚊幼虫防制。疏通沟渠、清除积水,填平水坑;或在水坑内,使用1%的安备或菊酯类杀虫剂。

2.成蚊防制。灾民安置点室内外墙面采用菊脂类杀虫剂滞留喷洒;提醒人群减少与蚊虫接触。

3.成蝇防制。采用扑打、粘捕等各种方法消灭苍蝇;灾民安置点室内外墙面、厕所及垃圾点采用菊脂类杀虫剂滞留喷洒。

(三)生活饮用水监测

1.监测内容。包括饮用水水源选择与卫生防护、临时性供水点监测、饮用水消毒、饮用水水质检验。

2.监测区域。灾区生活饮用水监测区域包括:文斗、闾井、申都、禾驮、梅川和蒲麻等17个受灾乡镇水源地、集中式供水点、受灾现场及生活区域、居民分散式饮水点等关键区域和场所。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采样地域和场所。

3.水质检验。使用现场快速检验设备检测余氯等消毒剂余量;不能进行现场快检的水质指标,应及时送实验室检测。

灾区的临时供水应当进行日常监测,主要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消毒剂余量(一般为游离余氯)、色度、臭和味、浑浊度、pH、氨氮、硝酸盐,根据水质污染情况,应当及时调整监测指标。

(四)灾区饮用水及环境消毒

1.饮用水消毒

一般使用含氯消毒片或泡腾片(如:漂白粉精片、二氯异氰尿酸纳等)消毒。用量按每升水3~5mg有效氯计算,即缸水、桶水消毒一般每100kg水加入二氯异氰尿酸纳片剂或泡腾片1片。作用30分钟后煮沸饮用。

2.环境消毒

垃圾:喷洒浓度为2000mg/L(即每升水中加消毒片4片或5%的84消毒液按1:25配制)含氯消毒剂。

厕所:喷洒浓度为2000mg/L(即每升水中加消毒片4片或5%的84消毒液按1:25配制)含氯消毒剂,主要喷洒门把手、门框、地面、蹲坑等处。粪便可直接布撒漂白粉。

灾民安置点:喷洒浓度为1000mg/L(即每升水中加消毒片2片或5%的84消毒液按1:50配制)消毒剂,主要喷洒帐篷内外环境。

清淤后室内外环境:可喷洒浓度为1000--2000mg/L(即每升水中加消毒片2--4片或5%的84消毒液按1:25配制)含氯消毒剂或直接布撒适量漂白粉。

3.垃圾和污水的收集与处理

① 根据灾民聚集点的实际情况,合理布设垃圾收集点并加强管理,生活污水应定点倾倒。

② 及时对垃圾点和污水倾倒处进行消毒杀虫,控制苍蝇孳生。

(五)灾后宣传教育

充分动员和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以宣传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为主,全方位地宣传防病知识,形成舆论,力争做到家喻户晓。采用发放传单、张贴宣传画页、现场宣传、电视和广播等方式宣传灾后防病知识。同时可在学校进行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

社会万象
国际快讯
人间冷暖
奇闻趣事
世间印象
叽歪哥
历史名人
民间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