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爆料 > 电视剧《金色索玛花》完美收官,这些演员令人印象深刻

电视剧《金色索玛花》完美收官,这些演员令人印象深刻

来源:风度派    阅读: 3.4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电视剧《金色索玛花》完美收官,这些演员令人印象深刻

《金色索玛花》剧照。

“索玛花是彝族人民最喜爱的花,总台出品的《金色索玛花》是脱贫攻坚‘中国方案’的审美化呈现,该剧聚焦少 数民族地区,为乡村振兴‘中国方案’留下最真实、最赤诚的影像。”2020年12月2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欧阳奋强执导,徐百慧、何明翰、尹铸胜、刘一含、熊睿玲等主演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金色索玛花》正式收官。播出期间每集平均率2.010%、收视率1.231%,均进入黄金时段电视剧单频道收视指标前三,实现了收视口碑双丰收。

《金色索玛花》一经上线便收获了诸多讨论和好评,观众纷纷表示这部剧完全没有传统扶贫剧包袱感,节奏轻松明快情感丰富,彝族同胞和大凉山风光穿插其中,真实自然又充满原生态的美,其中,剧中很多实力派演员的加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感动。

去年8月底,《索玛花开》在西昌杀青之时,本报专门派出记者采访其中的几位主要演员,包括熊睿玲、王雅妮、项宇、斯力更、王彩平、李建东等,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这几位演员的人气也在不断上涨,他们在剧中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据悉,电视剧《金色索玛花》是总台出品且唯一一部在凉山全程拍摄的脱贫攻坚题材剧,主创团队不仅积极唱响主旋律,立志讲好“中国脱贫故事”,也从文艺作品的角度出发为观众带去温情与力量。再现了大凉山谷克德村脱贫攻坚的曲折历程,用艺术化的方式展现了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

随着电视剧《索玛花开》的热播,几位主要演员人气不断飙升,他们在剧中的表演备受观众喜爱,现在,让我们再一次通过记者采访的文字,去感受他们在剧里剧外的个人魅力。

电视剧《金色索玛花》完美收官,这些演员令人印象深刻 第2张

熊睿玲:

展现当代共产党人形象为观众奉献不同的扶贫剧

在剧中,熊睿玲出演“陈仪”一角,这个角色是凉山州委副书记,代表着现代共产党人,代表着群众的精神领袖,正是因为这样,这个角色被赋予了更多希望和要求。熊睿玲思考,她一定要呈现出一位睿智、美丽、时尚、非常规意义上的领导,一定要不古板,要雷厉风行,要诚心、诚意对待人民群众,凸显真诚。

与以往塑造的有缺陷的、活灵活现的小人物、小角色不同,除了定妆和服装考究外,熊睿玲还对自己的台词、演出等进行了二度创作,她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定要把心掏出来。”剧中的她,不仅是在贫困村呆过,有了很深厚的感情,还把女主角“万月”带到了贫困村扶贫。随着剧情的发展,几位女性代表着一朵朵独立、坚强、自信的“索玛花”,一步步克服了诸多困难,通过不同的层次,呈现出了一幅脱贫攻坚的美好画卷。

除了拍戏前做功课,熊睿玲还与村里的老乡们接触,最后把共产党人的奉献和付出,一点点具象化,在剧中的所有行动都不是口号化的,而是通过一件件事脚踏实地做出来的。第一次出演一名现代干部,熊睿玲加入了演戏的经验,也投入了很多心力,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思考和揣摩,力求塑造出一位美丽的、干练的、不空洞的形象。经过反复斟酌,她不仅学会了一些地方方言,让角色更有代入感,还搜集了一些可用的资源信息,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剧中的形象。

例如,灵巧掌握剧中“陈仪”的“两面性”的区别,从在上山下乡、工作中的严肃、指挥性强、说一不二等,自然跨度到和乡里乡亲们打招呼时的自然、亲和、与大家打成一片,这些都是需要拿捏好尺度,把握好分寸,用心去推敲、用情去流露的。

她希望,这部剧在央视的平台上播出后,在展现凉山山美水美人美的同时,观众们能看到在我们的祖国有一群致力于脱贫攻坚的人,正在美丽的土地上等待索玛花的盛放,等待摘掉贫困帽子的那一刻。也希望这部剧不同于常规意义的扶贫剧,希望反映每位扶贫工作者的辛苦,让老百姓看到这部剧是有一定高度的,因为脱贫是全人类的事业,大家都应该知道扶贫工作者做了些什么,并给予支持,这是一代又一代的领导都重视并为之付出了心血的。去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她认为这部剧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出演了这部主旋律的电视剧,也让她倍感骄傲与自豪。

电视剧《金色索玛花》完美收官,这些演员令人印象深刻 第3张

王雅妮:

拍戏是一个自省的过程

正在念大三年级的王雅妮,在剧中饰演“阿芝”。她对“阿芝”这一角色最大最深的体验是:懂事得让人心疼。剧中的“阿芝”有任何事都喜欢藏在心里,把心中想表达的全部化作歌声,对着大山唱出来。她的听话、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就是一个“乖乖女”的形象,虽然两个姐姐经常发生争执,家庭不和睦,但“阿芝”始终希望家里一切都好好的。

这是王雅妮出演的第二部戏,作为剧组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演员,她表示自己在戏里戏外都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照顾。不论是在演戏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的情绪不饱满,演员们和导演都给予她点拨也好,还是在平时生活中大家对她的帮助也好,她都心存感谢。

“彝族的好客和一些风俗特色,我都在剧中模仿了,拍戏前也进行了一些生活体验,我饰演的三女儿不会和父亲显得很亲昵,我也在剧中体现了。”王雅妮说,这次拍戏她又收获了很多经验,从前辈们的身上汲取了很多,她处理不好的地方前辈也会提出建议,告诉她怎么去做,这对一个新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拍摄中,她感受到了凉山气候好、美景棒。但也体验了“一天经历四季”的非同一般的感受。有一场戏,雨一直断断续续,由于是晴天的戏,所以戏中不能有雨,大家只有等雨停了继续拍,下雨了又暂停。她说:“我们都说,下次喊‘开拍了’的时候要小声点,怕‘老天爷’听到,因为每次一喊‘开拍了’,就仿佛一声令下,雨就下起来了,我们在无奈中也觉得有些许好笑。”

说到自己最深的感触,她说,以前没来过凉山,只在电视看过,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直到她第一次进到了山里,看到村民们盘坐在地上,又看见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孩子一个人接了3桶水,正在抬水,她的内心受到了撞击和触动,她想,山里的孩子们过着和城里孩子们不一样的生活。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次拍戏的经历,她认为,此行是一个自省的过程,她也相信此行对自己今后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

她说:“我想告诉大山的孩子们,要相信党,以后我会尽力去帮助他们。”

电视剧《金色索玛花》完美收官,这些演员令人印象深刻 第4张

项宇:

从内到外贴近角色

项宇在剧中饰演“毛甲”一角,虽然身处收入不高的贫困村,但因为拥有一个小卖部,是一名个体经营者,被村民们认作“首富”,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在他自己眼里,他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人,因为有初中文凭。

项宇说,虽然“毛甲”开小卖部、卖水果、种草莓、办合作社等,都被认为是贪财,但“毛甲”其实是为了给瘫痪在床的妻子存钱治病,才会很看重自身利益,内心还是很淳朴善良的。在剧中,“毛甲”就像一个“刺头”一样一直和女主角“万月”对着干。“万月”劝说村民们搬离村庄原址时,“毛甲”认为新址离县城近,县城有很多售卖东西的小卖店、超市等,会影响自己的生意,会断了财路、伤及利益,所以一直不肯搬离。

“我是文化最高的,听我的。”在剧里,“毛甲”的这句台词是颇具人物色彩的,但在“万月”的种种行动中,他从固执、自私,慢慢被真心打动,接受了“万月”的提议,呈现了一个内敛、坚强的男子的形象。

为了塑造好“毛甲”这一角色,为了让观众们看到“毛甲”时心中发出“这个演员应该就是当地的吧”这样的评价,项宇和当地群众相处了10多天,还故意把自己晒黑,并减重30斤,从体重160斤减到130斤,最大程度从外表上贴近角色。此外,他还学会了几句彝语和一些四川话,每天在拍戏前,一定要和当地群众先聊一会儿,好进入更佳的语境。

“最开始我化妆要涂很厚的粉底,才能遮住我比较白的皮肤,最后我坚持每天晒太阳,和村民们坐在一起,化妆师都不知道我在哪了,化妆时间也从半小时变成了15分钟。”项宇说,还有很多当地群众跟他说彝语,以为他是彝族,这让他感到很兴奋。

一场戏因为天气原因三四个小时还没拍完,还要推迟拍摄计划;阴雨天时用灯光老师的照明布遮雨,结果因为雨水太多,照明布支撑不住,雨水全洒了下来;每天来回4小时的泥泞山路……虽然每天都会出现各种问题,拍戏也会产生疲惫,但“靠天吃饭”的一些小困难都被克服了。要离开角色了、离开剧组生活了,项宇很不舍,他认为这部剧是他今年35岁最好的一份礼物,不管是体验了凉山的民俗风情也好,对表演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也好,从做人到拍戏都更专注认真了也好,都让他获益匪浅。

2018年以来,项宇觉得昭觉的变化真的很大,从当地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变,他体会到了脱贫攻坚的成效,深深感到了震撼。所以,他现在很期待剧的播出,除了外地的观众,他希望拍摄地的村民在家里看电视时,能够捕捉到平时生活中的点滴,能够会心一笑,这就是他最大的满足。

项宇说:“我有机会的话会再来凉山度假,这里的节奏慢、风景美,各民族也都很热情,有种各族同胞一家亲的氛围。”

电视剧《金色索玛花》完美收官,这些演员令人印象深刻 第5张

斯力更:

为凉山创作了一首歌《大山》

蒙古族演员斯力更,在《金色索玛花》一剧中担任“吉乃”这一角色,饰演一位嗜酒的村民,同时是有着一个女儿的单亲父亲。在剧中,随着剧情的发展,“酒鬼吉乃”逐步被女主角“万月”的实际行动感化,“万月”救了他女儿的命,于是他戒掉了酒,也让一直没读书的女儿接受了教育。

自2020年6月23日进入剧组,到斯力更的戏份于当年8月27日杀青,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有过太多让他铭记在心的瞬间

刚来凉山时,为了体验生活,更好地融入角色,斯力更和很多凉山本地的人交了朋友。“彝族和蒙古族一样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都好客。”他说,他结识了很多兄弟姐妹,大家在一起喝酒、畅聊,有机会他还会跟凉山的朋友们再打成一片。

除了拍戏前认识了好客的朋友,他还常常经历“胆战心惊”。每天,从住处到拍摄地,来回有4小时的时间,和广阔平坦的大草原不同,凉山的山路崎岖,常有悬崖陡壁。他说:“我每天想在车上打会儿盹都不敢,看着弯弯的山路和峭壁,真的很吓人,怕摔下山崖。”

路途有些“惊险”,拍戏中受的伤害也让他20天后都还疼痛不已。有一场戏,谷克德村的气温低、天气凉,但他必须背对着被凉水一直冲着后脑勺,加之大型鼓风机的风力大,到现在,他后脑的左后方还每天都有种嗡嗡作响的感觉,他打算上医院做做检查治疗。用斯力更的话来说,拍戏时经受的任何外部的环境艰苦、受伤等,都是正常的。

在拍戏的过程中,他和扮演自己女儿的徐艺函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也培养出了较高的默契度。在剧中,“吉乃”和女儿“阿果”始终处在无助、相互依靠、不离不弃的状态之中,虽然两人台词不多,但会用感情和举止来表达对彼此的关怀。“我离开拍摄现场的时候,阿果来送我了,还哭了。”斯力更说,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他还没有孩子,但他体会到了做父亲应该承担的责任,应该给孩子安全感。

“你就是你,我血液里奔腾的热情;你就是你,我最渴望的温暖;你就是你,我近在咫尺的远方;你就是你,我在大山的呼唤。大山啊大山,郁郁葱葱的你;大山啊大山,沉默不语的你;大山啊大山,养育我们的是你;大山啊大山,让我们走出去的也是你。”这是斯力更创作的歌曲《大山》中的歌词,唱给剧组里的人听后,不少人流下了泪水。

他说,某天拍戏间隙,他看到一个小孩在水塘边玩,他的母亲正在洗衣服,他认为那位母亲就是一朵独立、美丽的“索玛花”,那种精神力量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其中他最喜欢的歌词是“我从未嫌弃你”这一句,因为他看到当地的孩子都没有嫌弃自己的出身,只是想走出去,那份坚韧让他为之动容,这句话也体现出了“不忘本”,虽然孩子们身处大山,但他们会走出去,也会再回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斯力更表示,他还会再一次来凉山,取一些当地的素材,拍一些视频,把歌曲的旋律做完整,为凉山、为自己留下点什么,再陪陪新交的好朋友。

电视剧《金色索玛花》完美收官,这些演员令人印象深刻 第6张

王彩平:

第四次来凉山感受大变化

此次剧组中年岁最高的王彩平,在剧中饰演“伍加”一角,今年77岁的她,克服了很多身体上的不适,坚持把戏拍完。这也是她第四次来到凉山,感受到了凉山发生的巨大变化。

剧中的“伍加”是一个比较传统保守,甚至有些封建迷信的,且文化程度低的村里的长者。当自己的孙儿生病后,她没有第一时间去医院,而是请毕摩来做仪式,如果不是女主角“万月”把她的孙儿抱到医院里去,救了孙儿,可能孙儿就命悬一线了。

王彩平说,因为自己的肠胃不是很好,平时都只会吃很软的、煮得很烂的饭菜,但剧组统一吃的盒饭的米很硬,且除了早饭,都没有按时准点吃过饭,经常一场戏拍完,盒饭已经被搁了几个小时,饭菜都凉了,所以她基本上每一餐都只吃了一点,没吃饱过,好在自己带了一些饼干等补充能量和热量。拍戏的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她的腹泻一直没有停过,加之拍摄地离县城较远,一直没有买药吃。

“当我第一次踏上拍摄地,用手机‘量’了一下海拔,我清楚记得有3625千米,平时走路我都只有慢慢地走,或者被人搀扶着,常常感觉喘不上气。而且我们剧组的每个人都腹泻了,我还开玩笑说这里是不是有一种‘菌群’,专门欺生、欺负外地人,常常在拍摄过程中,就有人举手说‘不行了,拉肚子了’。”王彩平说,有一次,她一个早上腹泻了很多次,已经有了脱水的症状,身体一直发颤,而且胃痛得不行,但她只有偶尔喊停休息一会儿,再继续坚持拍摄。因为如厕不便,他们也经常忍着不喝水,最多用水把嘴皮打湿。接下来,她要慢慢调理身体、恢复健康。

条件和环境艰苦,缺氧、腹泻、胃痛等不适,甚至说是痛苦,是她每一天都必经历的,直到听到“卡”的那一个声音,才表示拍摄结束了,她才会全身心放松起来。每次坐车,她会把安全带系好,而且不敢睡觉,一直提醒司机在弯道处要鸣笛,在遇到大车时要注意错车。她说,拍戏这几十年来,这一次是最苦的,但作为演员必须尽职。她也看到了这个剧组团队很齐心,一心一意要把戏给拍好,哪怕加班加点拍戏,每个人都默默、全力地支持、支撑着。因为大家都认为电视剧作品也是一种精神扶贫和文化扶贫。

在拍戏前,王彩平曾到过三次凉山,第一次是上个世纪70年代,她的朋友被分配到了昭觉文工团,她去找过文工团的朋友;第二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随话剧团来体验过生活;第三次是上个世纪90年代,她来进行过慰问演出。这次拍戏,是她第四次到凉山,每一次来,她都真切、深刻感受到了凉山发生的巨大变化。

以前的她,看到过自己朋友家的房子就是一间土坯房,家里很窄,只能放下一张床,做饭的炉子放在家门口,她也看到过彝族同胞的房子是用柴火搭的,除了一个火塘,家里什么都没有,垫着一些稻草裹着查尔瓦就睡了。她说:“当我看到现在朋友的家和彝族同胞的家,当我在西昌的邛海边和古城墙上散步,都深感凉山的变化是巨大的,这与党和国家的政策、与西昌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里的民族风情、文化传承、彝海结盟的故事、国家对这里的关心和举措等,都是值得宣传的。”

王彩平期待剧播出后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这样的话,大家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电视剧《金色索玛花》完美收官,这些演员令人印象深刻 第7张

李建东:

希望更多人认识凉山、了解凉山

李建东是一名凉山本地演员,是西昌学院的一名老师,在剧中饰演“拉虎”一角。

李建东认为,“拉虎”这个角色比较典型,个性鲜明,因为他所在的村子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所以他的文化程度低,且无一技之长,比较懒散。相反的是,他剧中的妻子“阿呷”为人精明,很能干,所以他在家中一直都听母亲和妻子的话。

后来,剧中人物“日火”从外地回来,带来了致富的信息,让“拉虎”一起办合作社养猪。他没有信心,是“日火”给了他鼓励。一次意外,“拉虎”买错了饲料,合作社的猪死了一大半,需要赔钱,“拉虎”就在村里“消失”了。在众人以为“拉虎”没有责任感的时候,是他的妻子挑起了重担,替丈夫还债,还撑起了家,但其实,“拉虎”是想多挣钱攒钱,去城里打工了。

通过女主角“万月”的鼓励和带领,村里人种起了草莓,正是因为剧中人物的每一次支持,“拉虎”在潜移默化中被感动,认为自己应该对家庭有责任感,最后才回到了村里,回到了家,承担起了一个男人该有的责任。

李建东表示,剧中的“拉虎”和自己本身,有某些契合的地方,比较贴近自己,比如在家里听妻子的话等,所以饰演起来,下意识感觉会比较顺利和外地前来演戏的演员相较,他不用先去体验生活了,因为他就生长在凉山,他的一些亲戚也在与剧中类似的环境中进行生产生活,所以一切对他而言是熟悉的。

通过剧中的一些人物,例如好酒的“吉乃”一直喝酒和打架,李建东认为,现在在凉山,也有个别沉迷于赌博或嗜酒的人,他希望这部剧能够引起较大的反响,让剧本身成为一面“镜子”,让有一些陋习不好的人改掉缺点。

因为学的专业是影视方面的,所以他计划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朝影视方向发展,拍摄制作一些彝族母语的微电影等作品,创造一个良好的母语的环境。他说:“虽然我在家里以身作则尽可能地说彝语,但孩子还是不怎么会说,这样下去,我很害怕彝族的文字、语言会慢慢消失,这是让我非常痛心的。”

接下来,他希望观众们能够通过电视剧这一渠道,更好地去认识和了解凉山,剧中不仅有美景,还有出彩的人物、出彩的剧情、出彩的情感等。

来源|凉山新闻网

明星八卦
娱乐评论
影视资讯
演出活动
体育吧
娱乐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