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励志人物 > 一穷二白的俞凌雄是怎么发家的 揭俞凌雄为什么成功

一穷二白的俞凌雄是怎么发家的 揭俞凌雄为什么成功

来源:风度派    阅读: 2.6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俞凌雄应该算是一个成功80后创业者,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业务员到到今天在青年企业家占有一席之地,俞凌雄经历了什么呢?俞凌雄是怎么发家的呢?俞凌雄是怎么一步步的迈向成功之路的?所有的成功的背后都是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接下来男人世界小编就来告诉你俞凌雄为什么成功。

一穷二白的俞凌雄是怎么发家的 揭俞凌雄为什么成功

1、步入社会。俞凌雄刚入社会初期,为了生存做过保安、仓库保管员、厨师、服务员,不知理想如何实现。偶然机会受一老板指点:要做大老板,最好做业务员。当天晚上就和五个同事约好一起辞职,结果第二天就他一人辞职。

2、事业启蒙期。在事业发展前期,俞凌雄虚心向大师学习并从事业务工作,第一个月就做到公司第一名;同时经客户介绍,开始接触教育培训行业,从此变成学习专业户,至今为止投了800多万学习费用。

3、高速成长期。俞凌雄从19岁做业务员开始,历任经理、大区主管、销售部经理;23岁做中国百强企业营销副总;24岁成为上市公司营销副总;25岁管理一家三千人规模的大集团,任总裁;2007年12月1日,选择创业,创办汇聚投资。

4、开始创业。2007年末俞凌雄创办上海汇聚投资,打造中国企业家教育生态圈,三年内将公司发展成行业增长最快的领军型企业。

5、高速发展期。2010年汇聚已经拥有3800员工,三十几家直营公司,成为行业发展最快的领军型企业。2011年,构建的企业家教育生态圈优势尽显,进一步夯实行业领军企业的地位。

一穷二白的俞凌雄是怎么发家的 揭俞凌雄为什么成功 第2张

2012年带领公司进入多元化,开始进军金融、互联网等领域,布局企业家生态圈、互联网生态圈和公益生态圈,荣获“十大魅力浙商”大奖。

2013年成立第一资本,进入资产重组,股权投资,企业上市等业务板块,正式发力金融领域。

2014年将旗下公司整合,组建上海浙商实业集团,打造全球领先的战略投资集团。

2015年制定“三线一圈”战略:通过金融大生态、互联网+、企业家全维进化三大战略创建多元生态圈的全球化经济体。其首创的多元生态圈模式因此荣获“中国最佳商业模式奖”。

2015年,将金融大生态战略定位为集团未来核心战略,成立浙融投资、浙创资本,盈衡资产,惠昌基金等公司,并入股磁斯达克、量磁投资等,浙商金融生态圈战略全面起航。

2016年,“三线一圈”战略再次升级,三大战略互动互生互长,全面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商业生态体系。

一穷二白的俞凌雄是怎么发家的 揭俞凌雄为什么成功 第3张

为什么一个老板再难,也不会轻言放弃?而一个员工做得不顺就想逃走?

为什么一对夫妻再吵再大矛盾,也不会轻易离婚?而一对情侣常为一些很小的事就分开了?

说到底,你在一件事,一段关系上的投入多少,决定你能承受多大的压力,能取得多大的成功,能坚守多长时间。

冯仑说:伟大都是熬出来的。为什么用熬?

因为普通人承受不了的委屈你得承受,普通人需要别人理解安慰励,但你没有,普通人用对抗消极指责来发泄情绪,但你必须看到爱和光,在任何事情上学会转化消化,普通人需要一个肩膀在脆弱的时候靠一靠,而你就是别人依靠的肩膀。

孝庄对康熙说:“孙儿,大清国最大的危机不是外面的千军万马,最大的危难,在你自己的内心。”

感悟:最难的不是别人的拒绝与不理解,而是你愿不愿意为你的梦想而作出改变 !

一穷二白的俞凌雄是怎么发家的 揭俞凌雄为什么成功 第4张

生活总是现实的...穷人用悬崖来自尽,富人用悬崖来蹦极。这就是穷人与富人的区别。

弟子问:师父您有时候打人骂人,有时又对人又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师父说:对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对待中等人最多隐喻他,要讲分寸,他受不了打骂;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只配用世俗的礼节对他。

感悟:你受得了何种委屈,决定你能成为何种人!

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老换游泳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一个不会做事的人,老换工作是解决不了自己的能力的;

一个不懂经营爱情的人,老换男女朋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一个不懂经营家庭的人,怎么换爱人都解决不了问题;

一个不懂职场伦理的人,绝对不会持续成功;

一个不懂正确养生的人,药吃得再多,医院设备再好,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一穷二白的俞凌雄是怎么发家的 揭俞凌雄为什么成功 第5张

我是一切的根源,要想改变一切,首先要改变自己!学习是改变自己的根本。其实,你爱的是你自己;你喜欢的也是你自己。你爱的、你恨的,都是你自己。你变了,一切就都变了。你的世界是由你创造出来的。你的一切都是你创造出来的。

感悟:一念到天堂,一念下地狱。你的心在哪儿,你的成就就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