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社会万象 > 卫生部回应张悟本事件:张悟本借中医养生行骗

卫生部回应张悟本事件:张悟本借中医养生行骗

来源:风度派    阅读: 1.8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张悟本曾表示,每天一斤绿豆煮水喝能治近视、糖尿病、高血压还能治肿瘤等,其身份经媒体披露后遭到质疑,卫生部否认其养生专家的身份,而多位专家也对其理论进行了批驳。

卫生部回应张悟本事件:张悟本借中医养生行骗

中医养生理论没有错误

昨日,在“健康中国光明行动”系列公益活动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首次对张悟本事件作出回应。

毛群安说:“我需要澄清……你提到的这个人(张悟本),把他和中医和养生联系起来是个错误,中医养生理论没有错误,但是现在有人借着行骗,而且有人模糊了这个界限。”

他说:“我举一个或许不恰当的比喻,我们看起来医生和非法行医者都是从事医疗活动,但在法律上是完全不同的。”

健康信息将发预警

张悟本事件的背后,显示的是中国在养生保健市场上的不规范。对此,毛群安说,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也在研究,建立起对社会上有关健康信息的预警机制。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的全称是“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直属卫生部管理。

毛群安说,这一机制如同政府部门普遍在做的“舆情监测”,发现不合理的健康信息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和公示,并请专家进行澄清,避免公众受到误导。

但他同时认为,中医养生市场,需要多部门联合治理,甚至建立起问责机制,才能真正得到规范。#p#副标题#e#

“张悟本乱象”难灭绝

张悟本红了,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觉得读者就像误信传销的人一样,是个糊涂虫。推论如此武断,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这只能反映出推导者自身头脑简单。

养生书连续4年领跑出版市场,折射出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及医改的失败,这是毋庸置疑的。像去年冬天,我供职的出版单位在地坛举办了两场健康专场讲座,不大的会场挤满了两三百人,大多是看不起病的穷人或久治不愈的老病号,其中不乏从外地闻讯赶来的,有的甚至是拖家带口。但是养生是养生,医疗是医疗,要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还是得靠专业人士。但不论是出版商,还是读者,包括养生专家,都在有意无意地混淆二者的边界,张悟本只是其中的“佼佼者”罢了。

至于专业的医生,就我和同事的经验来看,他们是很“不屑”做这种医学普及工作的。去年一年,我们找过北京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许多大医院的医生,对方一听出一本书的版税可能只有几万块钱,马上拉长了脸。有个医护人员甚至掰着手指头给我算了一笔账:“你看,来一个患者,挂个专家号就要100块钱,加上药费,没有上千,也要好几百,医生从中提取20%,就是几百块钱。这个人要是买某大夫的书,某大夫才赚几块钱?”

对此,我惟有默认。由于中国书业落后,一个畅销书作家能拿到的版税,往往不及一个热门医生一个月的收入。俗话说,“隔山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铜”,许多医生做出这样的“理性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结果,医学科普工作大多是非专业人士在做,像去年健康图书畅销榜的前20名里,作者是医生的仅有3本。

“薪不尽,火不灭”,可以说,只要医疗体制不进行改革,医学工作者继续袖手旁观,那么今天一个张悟本倒下去了,明天还会有无数个张悟本站起来。

那些专家们早干吗去了

张悟本出事了,悟本堂也关了,《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书也下架了。国家卫生部专门邀请中西医专家专题研讨并开新闻发布会,对其伪造的身份和荒谬的养生理论进行了批驳。有人说,这下张悟本可惨了,其实,那些张悟本曾经的“粉丝”比他还惨,长茄子白萝卜也吃出胃病来了,家里囤积的绿豆,费了不少钱也占了不少地儿,更关键的是,就因为要养个生,结果却落得个上当受骗,不明真相,掏几千块钱的挂号费也打了水漂,心里窝屈不知找谁说理去,还得听着专家的教育,让养生“粉丝”们今后要擦亮双眼,相信科学。

可是,这些是不是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意思?当张悟本在电视节目里大肆宣扬他的那些不怎么科学的养生理论时;当媒体、出版商和其他各种幕后“推手”借着张悟本的名号发横财时;当“粉丝”们被忽悠得蠢蠢欲动,正准备掏钱囤积绿豆时,专家和有关部门上哪去了,不仅没有明确的定论说法,甚至在公共传媒上都听不到相反的质疑声音。是怕得罪人?怕担责任?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社会万象
国际快讯
人间冷暖
奇闻趣事
世间印象
叽歪哥
历史名人
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