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社会万象 > 老太边卖馒头边写诗 老北京李文荣把馒头摊当书房搞创作

老太边卖馒头边写诗 老北京李文荣把馒头摊当书房搞创作

来源:风度派    阅读: 2.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薄情的故事、荒诞的故事、家长里短的故事.....72岁农村老太李文荣一边卖馒头,一边作诗写散文,网友纷纷评论称:“高手在民间啊!”

老太边卖馒头边写诗 老北京李文荣把馒头摊当书房搞创作

(老太边卖馒头边写诗)

李文荣是望京一带土生土长的居民,婆家也在这儿,她坦言自己的文化程度只有初中一年级,之后一直帮家里务农。

“现在望京是大地方了,我小时候花家地这一片就是农村!”李文荣说。

那时候,南湖大队只有3000人,现在有多少人,翻了多少倍?李文荣闹不清,倒是望京,有了全北京韩国人最扎堆的名头。

停下三轮车,不用吆喝,买馒头的顾客就会找上来,都是熟客。

李文荣讲究,她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帽子,像极了一位卖馒头的“医生”——这是她的工作服。

没有顾客的时候,她把三轮车上的木板横下来,坐在小马扎上,搬出一台1100块的二手电脑,开始写散文或者诗。

李文荣的散文里头很少出现词藻堆砌的情况,写出来的东西都特朴实,带着老百姓的幽默方式,用她的话来说,这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怎么样,就怎么写,不加佐料。

“秋分过后秋风刮,游商面颊迎沙打。”这是浪漫主义。“联合执法行为粗,果商妇人滚地哭。”这是写实主义。

同龄的老年人喜欢来找她聊天,也分不清是买馒头顺带着聊聊,还是聊天顺带着买馒头。

大概是老来皆寂寞,李文荣是一个很好的倾听对象。

她也把这些听到的故事写下来,有的是家长里短:老太太要卖房养老,儿子说房子是他的,不准;有的是荒诞薄情:老太太向她诉苦,老头子当了一辈子官,80岁了每天还要给她摆官架子——“你甭想在我这里得宠”;有的是骨肉相争:因为征地补偿撕了面子,两兄弟不相往来,一个将父亲葬在东边,一个将母亲葬在西边,连累父母不能合葬;有的是旧恨烟云:“文革”时候,儿子想娶成分不好的女人为妻,当大队长的父亲不准,儿子终身不娶,发誓要让父亲绝后——父亲73岁离开人世,儿子50多岁病倒,妹妹给他送终,一生就平平淡淡结束。

李文荣也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升了高位的发小看到卖馒头的她,装作不认识走开了;另一位有钱的发小每次来买馒头还要去超市买肉,因为要给家里的狗做肉丁炒馒头。

老太边卖馒头边写诗 老北京李文荣把馒头摊当书房搞创作 第2张

(老太边卖馒头边写诗)

“卖菜的吃菜叶,卖盐的喝淡汤,卖炕席的睡土炕,卖扇子的手冰凉。”无论卖馒头还是写作,都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慢慢的,李文荣写了10多万字,打印出来就是厚厚一本,封面上写着《人间的千姿百态——李文荣散文集》。

卖馒头时候放在一边,谁有兴趣就翻来看看。一个大学教授也翻了看,夸她写得好,就是有错别字。

60多岁的时候,她找大女儿学拼音,找二女儿学五笔,儿女们都成家啦,孙辈们也大了,她终于有时间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她不缺钱,农转工后,她每个月有2000多的退休金,老伴每个月有5000多。

她就是闲不住、乐意。况且,她喜欢一边卖馒头一边写东西,她可以以一种更从容的态度面对她写下的故事,还有其中的苦痛,对于一个72岁的老人,已经不惮于承认自己曾尝遍平凡生活中的苦与乐。

她很努力地想要跟上这个时代。她下载了支付宝App,还申请了收钱码,大大的贴在了卖馒头的三轮车上。

不愿意拿一大把零钱的人们更愿意用支付宝去付款,她自己也省了很多心。跟中国成千上万用二维码武装自己的小商小贩一样,她成了一个“码商”。

不用再去费劲找钱,这是她特别得意的一件事,她甚至觉得这是自己这两年最大的进步。

李文荣说,自己没有想过出书,也没有想借着卖馒头炒作,无论是学打字还是写东西都是为了修身养性,培养兴趣爱好。“我盯着馒头是一天,看着电脑也是一天,人不能越活越窄不是?”

“高手在民间啊!”看后好多年轻人都如此评价。李文荣一边吆喝着,一边跟年轻人们聊着文学,两不耽误。

社会万象
国际快讯
人间冷暖
奇闻趣事
世间印象
叽歪哥
历史名人
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