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社会万象 > 当心!下午4点到晚上8点也成中暑高发期

当心!下午4点到晚上8点也成中暑高发期

来源:风度派    阅读: 1.6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心!下午4点到晚上8点也成中暑高发期

下午4点到晚上8点,也是中暑高发期

记者昨日从南京市急救中心了解到,上周急救中心日均出车已经接近400次,达到今年最高。7月1日至8月3日下午16点共接到94例,上周末两天接到16例。仅昨天(截至下午16点)接到9例中暑病人,可见中暑病人数量在急剧上升。其中有一名老人被发现时已无呼吸,抢救无效死亡。从急救中心的统计数据中记者发现,除了中午时分,下午4点至晚上8点也是中暑的高发期。

南京市急救中心通讯调度科科长高明告诉记者,中暑的高发地还是在路边或者是室外空旷地,主要还是以中老年人和室外作业者居多。“大家一般都知道,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是中暑的高发期,但根据120通讯调度指挥中心近期的统计数据显示,下午4点至晚上8点也是中暑的高发期。”高明科长说,市民在下午4点至晚上8点这个时间段外出时也应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白天日照强烈,温度最灼热,容易发生中暑很好理解,为什么下午到晚上,也容易中暑呢?记者了解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方面的研究者曾以南京居民为调查对象,研究了夏季室外热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中有数据显示,高温对人体危害呈双峰型分布,其峰值主要出现在上午和晚间。

急诊科医生说,晚上会有一段时间,因为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上升、心率加快,突发心梗患者都比较多。而且晚上的相对湿度更高,热量难以散发出去,仍容易发生中暑。

炎热夏季8种人容易中暑

1、中暑原因有三种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可以分成三种:

一种是在闷热的房间里容易出现的热射病,病人会感觉到头痛、头晕、口渴,然后体温迅速升高、脉搏加快、面部发红,甚至昏迷。

第二种是日射病,如果人们在烈日下活动或停留时间过长,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只有头部温度升高,高的时候可以达到39℃以上,然后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但体温不一定升高。

第三种是热痉挛,人在高温环境中,身体会大量出汗,丢失大量盐分,使血液中的钠含量过低,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肌肉痉挛。

2、中暑症状有轻有重

中暑也有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高温环境下,人们首先可以出现“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这时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如果上述症状加重,患者的体温升高到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有可能是轻度中暑,需要及时处理,并休息几个小时。

重度中暑时,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3、8种人容易中暑

与普通人相比,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中暑问题,所以要尤其注意。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机体散热不畅。

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

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引起中暑。

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

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也会因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4、入夏做好避暑措施

入了伏,要避暑,心中要有四个“数”:

1.气温指数:研究表明,盛夏的气温每升高1℃,都可能对体弱者或老年人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气温的高低本身就有警示作用。比如33℃时,人就会有热的感觉,这是防暑降温的起始温度。35℃时,人体赖以散热的辐射、对流、传导形式逐渐减弱或停止,蒸发(出汗)便是最重要乃至唯一的散热方式。因此,此时应及时补足水分及钾、钠、镁等电解质。37℃,一级警报!此温度下人可能因大量出汗而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38~39℃,二至三级警报!一些人,特别是体质较弱者的心肺会不堪重负,可能出现意外,这时应该进行物理降温和药物防护。医学专家认为,当气温升高到38℃,或虽然气温是35℃,但湿度过大时,便是可能发生中暑、心脑血管意外的天气。这种天气状况下,人的皮肤血流量会增加3倍以上,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50%~70%,因而可以使心衰的发生率增加1倍,使心脏病的死亡率增加1.5倍。

2.中暑指数:电台、电视台在进行气象预报时,同时报告中暑指数。中暑指数分5级,到了第4级或第5级,即“易中暑”或“极易中暑”时,人们就该采取相应措施以防中暑了。

3.疾病风险指数:电台、电视台在进行气象预报时,常报告疾病风险指数。疾病风险也分为5级:少、偏少、一般、偏多、多。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哮喘、脑溢血、脑梗塞、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八种常见病。当听到这些疾病的风险指数是“偏多”或“多”时,应加倍防范。

4.室内调节最佳温度:根据日本医学专家的研究,最适宜的室内空调温度是:穿西装打领带,最适宜的平均温度为24.4℃;上着短袖衬衣,下着薄面料裙、裤的女子,适宜温度为27.8℃,男女平均有2~3℃的差别。总的来说,最适宜的空调温度为27~28℃,不应低于24℃。此外,室内温度还应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以室内外温差小于5℃为宜。

5.中暑急救措施:一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三促。将病人置于4℃到18℃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四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的角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五擦。4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分钟至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至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六服。取十滴水2~3滴,加适量温水灌服,或内服仁丹两三粒,也可起到作用。

社会万象
国际快讯
人间冷暖
奇闻趣事
世间印象
叽歪哥
历史名人
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