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活 > 外科 > 皮肤癌晚期的临床症状

皮肤癌晚期的临床症状

来源:风度派    阅读: 1.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皮肤癌是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的恶性肿瘤的统称,一般分为原位癌(即表皮内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抱癌三种。皮肤癌是世界各地常见的肿瘤,以澳大利亚的发病率最高(占全部癌瘤数的50%),其次为新西兰、南非、美国南部均较高。白色人种发病率比有色人种显著增高。我国沿海和高山地区多见,有资料统计,我国皮肤癌的年发病率为2.37/10万人口。以下是皮肤癌晚期的临床体征。

皮肤癌晚期的临床症状

症状皮肤癌晚期可见食欲不振、乏力及癌肿浸润与转移所引起的相应症状。体征根据病理类型不同,有不同的临床体征。

一、鳞状细胞癌

约占皮肤癌的90%左右。大部分发生在慢性溃疡、粘膜白斑、着色性干皮病等基础上。好发部位为眼睑、鼻、唇、颞、颊、额、四肢,包皮、龟头、躯干也可发生。初起为暗红色,质硬,高于皮面的结节,以后表面的角质层脱落出现红色的糜烂面,伴有渗血、渗液,病灶渐渐扩大。当病灶向深部浸润时,形成溃疡,边缘略高起,基底高低不平,常因感染而有恶臭味的分泌物。有的鳞状细胞癌突出皮肤,生长较快,呈典型的菜花样肿物。有的可无溃疡而呈疣状突起,称乳头型鳞状细胞癌。与基底细胞癌相比,鳞状细胞癌发展较快,易出现转移。据统计,下肢皮肤癌发生转移的较多,其次为手背部和面颈部,血行转移罕见,肺脏为最常见的转移脏器。

二、基底细胞癌

好发部位以表皮菲薄富有皮脂腺及经常受阳光照射的暴露部位为最多见,如鼻翼、眼睑、上下唇、额部、颏部等处,耳前、颈部和手背等处少见,发生于躯干者占10%左右。基底细胞癌生长缓慢,初起为淡黄色或粉红色略高于皮面的小结,常呈现珠状结节,伴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质地硬,常无疼痛或压痛,缓慢向周围浸润,在较大病灶中间可有浅表溃疡,溃疡边参差不齐,呈虫蚀样,经久不愈,但在肿瘤边缘仍保持珠状特征。有的病变有鳞状脱屑。部分基底细胞癌伴有黑色素沉着,黑色素播散于病灶,融合成黑色或棕色,称为色素性基底细胞癌,易被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主要呈局部浸润生长,鼻翼、耳廓的基底细胞癌可破坏软骨,发生于头皮可浸润颅骨及硬脑膜,一般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三、皮肤原位癌

又称鲍温氏病,好发于60~70岁,部位以头颈部最多见,约占50%左右。多为单发,亦可有2~3个病灶。临床表现为淡红色或暗红色稍隆起的皮损,表面有脱屑和痂皮,边缘清楚,病灶可渐渐扩大成圆形,表面有棕色或灰色厚痂。强行剥离痂皮则露出细颗粒状湿润面,有轻微刺痛,较少出现溃疡。病程较长,可有5~35年不等。约20%~30%发展成浸润癌,极少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四、乳腺外Paget病

本病为大汗腺癌向表皮内播散所致,故多见于肛周、会阴、外生殖器和腋窝等部位。多数为单发,偶尔可见多发。病灶呈褐色或淡褐色,边界清楚,直径0.5~10cm不等。病灶中央糜烂、潮红,表面有少许鳞屑或痂皮。发生于肛周或会阴部者呈现乳头状瘤样突起,溃破可出血,常伴有瘙痒、疼痛。此病发展缓慢,局限于局部多年,但有的可为浸润性癌,出现转移。

五、汗腺癌

是比较少见的皮肤附件恶性肿瘤,占皮肤恶性肿瘤的2.2%~8.4%,好发于40~60岁,女性较男性为多见。大部分发生于头皮、面部、腋下、胸壁、阴囊及肛门周围等处,可为单发或多发。临床表现多为实性肿块,边界不清,位于表皮下或真皮层,质地坚硬,直径多在2cm以上,大者可达20cm,与皮肤常常粘连,肿块表面色泽正常或略呈淡红色。有时可有毛细血管扩张,病灶大时可溃破呈菜花状,常伴感染。病程一般较长,发展慢,但少数进展快,生长迅速,出现远处转移。

美食
艺术
家居
电影
保健养生
健康常识
饮食营养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