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活 > 外科 > 什么是胃癌的伴癌综合征?

什么是胃癌的伴癌综合征?

来源:风度派    阅读: 2.9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胃癌的伴癌综合征:

什么是胃癌的伴癌综合征?

    胃癌的伴癌综合征是胃癌细胞直接或间接产生某些特殊激素和生理活性产物所致的特殊的临床表现,可涉及机体各系统。它不是肿瘤本身浸润、转移和机械作用所造成的表现。

    有时在癌肿确诊之前,已有一些全身表现,其程度甚至较癌灶所致的更为严重。因此研究这些表现对于胃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阐明癌肿的生物学行为、评价治疗效果、推测预后等有着一定的意义。

    其特殊临床表现种类繁多,大体归纳以下几个系统。

    (1)皮肤黏膜与结缔组织方面的表现:

    1)瘙痒病、痒疹 可能为皮肤对非特异性毒索(包括癌毒素)或过敏原(包括致癌物质)的反应。瘙痒可能为痒疹。在40岁以上有进行性瘙痒者,应考虑有无恶性胃肿瘤。

    2)带状疱疹 癌肿患者的带状疱疹发病率为常人的2倍多。年老体弱的胃癌患者常常可以伴发此征。有些往往是癌肿的前驱症状。

    3)皮肌炎 皮肌炎患者恶性肿瘤发病机会比一般人高5~7倍.尤其是40岁以上男性更易罹患。在有皮肌炎者特别是年龄在40岁以上者应高度警惕胃癌的发生。

    4)黑棘皮病 又称为黑色素角化病。临床上分良性、恶性。恶性黑棘皮病,大多伴有体内消化道腺癌,以胃癌为常见。黑棘皮病常在癌确诊之前出现,是诊断胃癌的早期线索。

    这种皮肤病有一定的特征,皮肤逐渐呈淡棕褐色,出现乳头肥大或乳头状瘤,发生瘙痒性色素沉着的软而柔和的疣状病变,皮肤皱褶处角化过度,常对称发生于身体皱缝处(如腋窝、颈,会阴、生殖器、股内侧)脐和肛周,且随癌肿加重而呈进行性加剧,有时肿瘤被切除后皮肤变化即消退,但癌复发时又再出现。

    5)红皮病或剥脱性皮炎 胃癌伴发红皮病者表现为全身皮肤普遍潮红、脱屑。

#p#副标题#e#    6)Bown病 多见于40岁以上者,患有皮肤或黏膜上一处或几处界限明显的鳞屑样结痂皮损,相似于牛皮癣或湿疹,把此称之为Bown病。数年后一部分人最终发生胃肠道癌肿。

    (2)内分泌与代谢

    1)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胃癌者T3和T3/γT3比值降低。γT3升高的原理尚不清楚,可能与进食少,能量缺乏,使5''脱碘酶活性抑制,使T4尽可能地向γT3代谢有关。γT3活性低微,对胃癌引起的能量失调是一种有利的适应。胃癌经手术切除治疗后,升高的γT3可恢复到正常,故γT3的测定有益于对手术疗效的观察.而T3/γT3值的测定,则可以作为术前预测癌肿是否有转移的一个参考指标。

    2)雌激素升高 有些胃腺癌患者血浆中可测及绒毛膜促性腺分子,但大部分无活性,可以无特殊表现。

    3)皮质醇增多症 偶见于胃癌及其他内脏肿瘤,多发于男性。此综合征可与肿瘤其他症状同时存在,或在肿瘤症状发生之后出现,或在肿瘤诊断之前3~4周出现,对肿瘤施行手术切除或有效治疗,均可使皮质醇增多症得到缓解。

    4)类癌综合征 胃类癌产生不典型类癌综合征,主要引起骨转移。一般认为类癌综合征是肿瘤释放大量的5-羟色胺所致。

    (3)神经肌综合征

    可致非转移性神经疾病,又称“副肿瘤综合征”。同时有肌肉病变的,称癌性神经肌病。约3%的男性胃癌和13%的女性胃癌患者具有神经肌肉系统异常。常见的临床征是亚急性或慢性多远端感觉运动性神经病。病情轻重不一,此病常出现于癌症之前,偶可自然缓解或复发。手术切除肿瘤对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治疗作用,但用皮质激素治疗后可有改善。神经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

    (4)副肾病综合征

    是指肿瘤伴有肾脏病变而非肿瘤的肾转移,为肾静脉血栓形成和肾淀粉样变性。胃癌时往往有此综合征。其病理表现为膜性肾小球肾炎,而膜性肾炎都是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在肿瘤切除或治疗后症状可消失,复发时蛋白尿又出现。

美食
艺术
家居
电影
保健养生
健康常识
饮食营养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