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历史朝代 > 26岁医生加班猝死 猝死前曾连续通宵夜班

26岁医生加班猝死 猝死前曾连续通宵夜班

来源:风度派    阅读: 1.8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前天晚上,浙江某医院,26岁的规培医生陈德灵猝死。之前他经常加班、通宵,猝死前曾连续通宵夜班。当晚,又一个夜班交接班没人,同事这才发现,他已经猝死在宿舍。此前的4月19日,他还在微信朋友圈感慨“活着真好”,然而时隔仅两月,他却没能像其他任何一个普通人那样继续活着。

26岁医生加班猝死 猝死前曾连续通宵夜班

医生连续通宵夜班猝死

年仅26岁,年轻有为的医生陈德灵,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据了解,陈医生的工作经常是“黑+白+黑”的模式,而猝死之前刚值完一个夜班连白班。毫无疑问,陈医生的猝死与工作压力与强度密切相关。

而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加班成了很多人的“家常便饭”,它不仅剥夺着人们的幸福感,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72.6%的受访者每周都会超时加班。

可见,“超时工作”已经成为一种亟须根治的“社会病”。而陈医生的猝死,正是在用生命为全社会敲响“超时工作”的“警钟”。拿什么对“超时工作”说不,值得全社会深思和探究。

显然,单靠个体抗议和媒体曝光,并不足以彻底解决“超时工作”问题。抵制“超时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方面,《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然而,要真正将法律落到实处,还需要切实加强执法力度,特别是相关的劳动执法部门要跳出“不告不理”的被动执法模式,采取重点盯防、企业跟踪、抽查等方式,主动出击,依法惩处,为劳动者“撑腰”,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目前在中国,忘我工作的人一般都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支持,而在这种“过劳”为“模”的价值观支配下,一个人若想得到社会的肯定,就必须学会牺牲休息时间,拼命工作。这就在无形中为“超时工作”提供了“温床”。

这就要求相关媒体、机构要加强宣传,努力改变这种扭曲错误的价值观,让人们重新审视工作与家庭、工作与休息之间的关系,从而让每个人都能主动地对“超时工作”说不。

工作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希望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用心工作的基础上,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拒绝“超时工作”,进而提升生活幸福感,保持身体健康。愿“每天工作八小时”能成为每一位劳动者的生活常态。

社会万象
国际快讯
人间冷暖
奇闻趣事
世间印象
叽歪哥
历史名人
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