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社会万象 > 专家指出:肺癌防治四大误区

专家指出:肺癌防治四大误区

来源:风度派    阅读: 2.5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究其原因,除了肺癌病情的复杂性,误诊误治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协和医院郭惠琴教授指出,肺癌治疗有四大误区:

专家指出:肺癌防治四大误区

误区一:老年肺癌和晚期肺癌不能手术。

在临床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瘤子太大了,无法手术了,病人活不了几天了”、“老人年纪太大了,体质弱,不能手术”……这其实涉及肺癌手术的适应症问题。的确,一确诊肺癌就能有手术机会的患者并不多,主要原因是早期发现的肺癌太少。很多肺癌发现时,瘤体已经很大,无法立刻手术;有的瘤体不大,但已经出现了远处转移。其实,对于不能马上做手术的患者,可以通过化疗将肿瘤缩小,达到降低分期的目的,然后抓住时机进行根治性切除。与众多实体瘤的治疗原则一样,只有接受根治性手术,肺癌患者才有长期生存的可能。临床经验表明,年龄不是肺癌手术的禁忌症,即便是80多岁的老人,通过手术及综合治疗,也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误区二:对化疗存在误解。

其实,化疗是肺癌综合治疗手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效果如何要看怎么用。化疗手段的优化,应以全面的诊断为基础。有的病人发现得早,可以首选手术,而根本不需要化疗;有的病人需要先化疗,创造手术机会;有的病人手术后为了巩固疗效,再追加化疗。患者的具体情况不一,化疗的应用和具体实施方案也多种多样。随着分子靶标诊断技术的发展,通过对肺癌进行分子分型,选择更有效的化疗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统的近70%无效的所谓“陪绑化疗”,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疗效。近年涌现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思路,但要强调的是,任何药物都不能神化。任何一种靶向药物都不可能适合所有病人,其应用应遵循严格的适应范围,即患者身体内必须“有靶子”,药物才能发挥作用。

误区三:将中医与西医对立起来。

有的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特别是治疗肿瘤的药物毒性大,中药则无副作用。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如何摆正中医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地位呢?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中药的扶正作用很重要,可作为肿瘤辅助治疗的手段之一。中药及现代化的中药提取物,能在缓解化疗的毒副作用、调节身体机能、增强抵抗力等方面大显身手。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才是正道。

误区四:不向患者透露病情。

郭惠琴教授表示:肺癌只要治疗得当,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都是可能的。我的经验是,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向患者开诚布公地交代病情并告知肺癌可治,绝大多数患者在短暂的慌乱后,能很快平静下来并积极面对,推动治疗向好的方向发展。而那些被瞒着的病人,医患之间难以建立信任,病人要么不配合治疗,要么胡乱猜测自己的病情,心理问题严重,最终对治疗不利。

综上所述,肺癌的治疗应强调综合、整体和个体的思路。即在完善诊断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手术、化疗、放疗、中医药等多种手段,制订个体化方案,最大限度地为病人创造根治性手术的机会,以期获得最长的生存期。

郭惠琴教授是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擅长以手术为主,联合放化疗、生物治疗及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手段,治疗肺癌及其他胸部恶性肿瘤,是中国国内第一位获博士学位的女胸外科中青年专家。经过对晚期肿瘤患者综合治疗的大量临床实践和深入研究,郭惠琴教授打破了国际医学界公认的晚期肺癌肿瘤患者手术无意义的常规,对部分已发生转移的肿瘤患者先施行姑息手术治疗,然后进行包括放化疗及生物治疗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取得可喜疗效。晚期肿瘤患者两年生存率远远超过目前国际医学界公布的数据。从2000年到2009年近10年来间,由郭惠琴教授每年主刀的外科手术达150例左右,无一例意外手术及化疗死亡病例。让癌症患者翻过一道道坎,也使他们有了生命的希望。

社会万象
国际快讯
人间冷暖
奇闻趣事
世间印象
叽歪哥
历史名人
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