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爆料 > 陈晓卿:从舌尖上的中国,走向舌尖上的故乡

陈晓卿:从舌尖上的中国,走向舌尖上的故乡

来源:风度派    阅读: 9.1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最新一期的《奇葩大会》,请来了《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在节目组对这位食神般的人物做了简要的开场介绍之后,陈晓卿笑容可掬地登场了。之前在窦文涛的《圆桌派》里领略过这位导演的口才,于是这一次更加期待他又会带来什么关于食物的新奇故事。

陈晓卿:从舌尖上的中国,走向舌尖上的故乡

陈晓卿本次分享的主题为舌尖上的故乡。在讲述了几段发生在自己和朋友身上的关于食物的故事之后,他总结式地说道,其实所有关于吃食的最初记忆以及长久习惯,都印刻着故乡的烙印。

陈晓卿:从舌尖上的中国,走向舌尖上的故乡 第2张

这位曾经以最广角的视野拍摄了《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如今却细致到将食物与某一特定的地域相联系,这种由宏观全局把控到微观对号入座的风格转化,让观众不由得产生了对吃食与故乡的回忆与思考。

其实,如果回过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就会发现原来“故乡”的元素早已被伏笔一般地埋写在其中。虽然整季讲述的都是天南海北的吃食大汇聚,但无论是沿海地区渔民们餐桌上的各式海产品,还是内陆平原农民们地头里的花样面食,其中“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先民智慧不言自明,更将故土对于吃食与味蕾的塑造一一凸显。

那个带着女儿在外求学的母亲,虽身在异乡却仍然惦记家乡的味道,会在厨房里将故乡通过家乡菜来延续,并将这种与生俱来的“地域味蕾”传承给女儿。一个个看似展现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故事,实际上是在讲述华夏大地上不同地域上的人对于故乡的味蕾记忆。

所以,陈晓卿导演口中的舌尖上的故乡,其实早就藏在了那部舌尖上的中国里了。

陈晓卿:从舌尖上的中国,走向舌尖上的故乡 第3张

在前一段过后返程高峰的时候,关于离乡想家的讨论再度被热议。背着行囊,因着各式各样的原因不得远走的人们,在踏上返程的时候,回望故乡,最是不舍。和返程高峰紧密相连的另一个话题,就是“离家时的后备箱”。不少网友晒出了自己过完春节从老家返回生活工作的城市的时候,父母在自己的后备箱里放着的东西。土鸡蛋、手工馒头、腊肉、黄酒,或大或小的空间被各式各样的土特产塞得满满的。

父亲做的红烧肉,母亲酿的梅子酒,只有在家乡才能吃到的手磨玉米面,只有在故土才能尝到的刚收割的稻米香。这种种故乡的味道,被亲人们整整齐齐地摆好,被游子们一路颠簸地载向各地,在那些冷暖自知的异乡,成了治愈乡愁、抵抗艰辛的良药。

陈晓卿:从舌尖上的中国,走向舌尖上的故乡 第4张

而其之所以有此番功效,也许正是源于每个人的味蕾记忆。当我们呱呱坠地之时,除了母乳,关于世界的最原始记忆就是带着地方特色的各类吃食,以至于多年后,一碗正宗的油泼面能让陕北汉子陷入回忆,一份够味的过桥米线会令云南妹子红了眼圈。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学着在不同的环境中调整自己的习惯,适应当地的口味,味蕾在接受着大中华多元的美食味道的同时,也在坚守着那种早已写在了个体基因中的舌尖记忆。

这种舌尖记忆,是舌尖上的故乡,是每个人成长开始的地方。

明星八卦
娱乐评论
影视资讯
演出活动
体育吧
娱乐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