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活 > 内科 > 小儿贫血的防治方法

小儿贫血的防治方法

来源:风度派    阅读: 1.8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什么是贫血,皮肤白是贫血吗?

小儿贫血的防治方法

贫血是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从外表看,轻度贫血往往无明显不正常,中度以下可见面色苍白,食欲不佳,指甲色淡,小儿体重增长停滞、下降,头晕等症状。有些孩子皮肤本身就特别白,不一定就是贫血,可以翻眼皮看看,如果为淡红或苍白才算贫血,单看面色不能草率地断定。

贫血的原因(分类)

贫血的原因非常多,甚至有些原因至今仍不清楚,但归纳起来贫血不外乎由三大类原因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血性贫血)、红细胞丢失过多(失血性贫血)。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溶血器官也就是骨髓为什么会生成细胞减少呢?如果把骨髓比喻为一个造血工厂的话,我们就容易理解和分析了。

第一种可能是造血的原料缺乏,造血原料主要包括铁、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及蛋白质;第二种可能是造血工厂本身瘫痪、停产了,如骨髓因感染、中毒、放射线破坏,或被其他细胞如肿瘤细胞占据等;第三种可能是使工厂机器运转的“润滑剂”不足,也就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因素缺乏,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等。

这类贫血中常见的类型有: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性贫血、铅中毒性贫血以及肿瘤引起的贫血等。但有一种特殊的贫血叫做“婴儿生理性贫血”,它是婴儿出生后2-3个月发生的一种正常生理变化所引起的短暂性贫血状态(详见“婴儿生理性贫血”),不是病态,所以称为生理性贫血。

二、溶血性贫血: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每天约有1%衰老红细胞从血中清除,同时又有相应数量的新生红细胞从骨髓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红细胞数目的恒定。当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此时虽然骨髓造血增强,但尚不足以代偿红细胞的损耗,这样产生的贫血叫做溶血性贫血。常见的类型有:G-6-PD酶缺乏症(如蚕豆病),免疫性溶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β地中海贫血等。

三、失血性贫血:顾名思义,这是由于血液丢失过多引起的贫血,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儿童中急性失血少见,多为慢性隐匿性长时间失血。如胃肠道对牛奶过敏、肠道畸形、肠道钩虫病、产伤(如头颅血肿)、月经过多等可发生失血性贫血。

总之,当孩子出现贫血时,一定要到医院诊治,先分析是属于哪一类型的贫血,然后再进一步查明具体原因。只有祛除原发病因,才能彻底恢复健康。#p#分页标题#e#

缺铁性贫血

小儿最常见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它是由于缺乏造血所必需的铁而引发的。据调查,3岁以下婴幼儿贫血的发病率在20%~40%。 6岁以下儿童(不包括新生儿)的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时,就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

(l)小儿先天储铁不足。正常足月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铁足够其生后3~4个月的造血需要。但早产、双胎、胎儿失血以及母体患有缺铁性贫血等,均可使小儿储铁不足。

(2)铁摄人不足。新生儿的饮食主要为人乳或牛乳,而人乳和牛乳中含铁量均较低,单纯用乳类喂养而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则易发生贫血。

(3)生长发育决。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3~5个月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1岁时为初生时体重的3倍,若是早产儿则体重增加更快。由于体重的增加血容量也迅速增加,这时容易发生缺铁,引起贫血。

(4)铁的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铣比成人多,由皮肤损失的铁也相对较多,若出现对蛋白过敏而发生小肠出血,则失铁更多。此外,一些疾病如慢性腹泻、肠套叠、肠、息肉等都可增加铁的消耗而引起贫血。

贫血表现

如果您已经了解了“什么是贫血”,便知道贫血会导致全身各组织器官缺氧,由此也就产生了相应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皮肤和粘膜苍白:这是贫血患儿最突出的表现,以面部、口唇、耳廓、手掌和甲床等处较为明显,眼结膜及口粘膜更显苍白,这是因为这些部位毛细血管丰富、又在浅表处分布,贫血时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血液颜色变淡,容易在这些部位表现出来。

2.营养不良表现:长期贫血患儿体格发育差,身材矮小,不爱玩,易疲倦;因营养不良导致皮肤弹性较差,指甲发育不好、质脆、有横纹,毛发干燥、颜色发黄、无光泽。

3.循环与呼吸系统表现:贫血时组织缺氧这个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告诉”大脑指挥中心,大脑便命令心脏泵血速度加快(心跳加速)、肺脏呼吸运动加快,力图多提供一些氧气,这种现象称为“代偿”。但代偿是有限度的,如果贫血继续恶化,代偿功能失调,就会出现心脏扩大,严重者发生心力衰竭。

4.神经系统表现:脑组织缺氧时,就会出现精神不振、嗜睡、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环境反应差、智力减退。年长儿还可诉说头痛、头晕、耳鸣、眼前出现黑点等。如果是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则神经系统症状更为明显。

5.消化系统表现:消化系统的细胞也因缺氧发生功能障碍,所以贫血的患儿常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

6.造血器官表现:出生后骨髓成为机体唯一的造血工厂,医学上称为“造血器官”。但在出生前,除了骨髓外,胎儿的肝脏、脾脏和淋巴结也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只是在出生后停止造血了。当重症贫血时,肝脏、脾脏和淋巴结又可以重新恢复造血,以补偿骨髓造血的不足,于是这些器官的细胞开始增生,临床上便可见到肝脏、脾脏和淋巴结肿大。但有一种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疾病,肝脏、脾脏和淋巴结并不增大,是因为这种贫血是造血器官本身病变造成的,所以没有能力进行代偿了。

总之,当家长发现孩子面色发白、不爱玩、贪睡、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看病,以便早期发现问题、早期治疗,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p#分页标题#e#

贫血治疗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药物,但服用不当,就会影响疗效和延误治疗。因此使用铁剂,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病情轻重,合理选用铁剂

1.轻症贫血病人,选用硫酸亚铁,但如果病人同时患有消化道疾病,则不宜选用硫酸亚铁,而应选用右旋糖酐铁,因为硫酸亚铁对胃肠道有较大的刺激性。

2.重症贫血病人,选用右旋糖酐铁,能很快缓解造血所需铁的不足和防止心脏病等并发症。

3.婴幼儿贫血,可选用枸橼酸铁铵糖浆。

第二、掌握好有效的服药时间

铁主要在十二指肠被吸收,由于食物能减慢胃肠蠕动,延长铁剂在十二指肠段的停留时间,铁剂在饭后30分钟服为最好。这样不仅可使铁吸收量增加,而且可以大大减少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饭后30分钟,胃酸分泌旺盛,有利于铁的吸收。近年来,时辰药物动力学研究发现,下午7点服铁剂比上午7点服用的吸收率要增加1倍,故每天下午7点是服铁剂的最佳时间。

第三、注意事项

1.服铁剂期间应多食果糖、水果、果汁和各种酸性饮食,以促进铁的吸收。

2.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和稀盐酸,按常规剂量,有助于铁的吸收。

3.服铁剂时禁用芦丁、四环素类、新霉素、别嘌呤醇、氯霉素、胆影葡胺、消胆胺、甲氰咪胍、青霉胺、维生素E、肼苯哒嗪、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胰酶制剂、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呋喃硝胺、丙谷胺及含钙镁离子的抗酸中草药。

4.忌饮茶,因茶叶中含有能与铁结合的鞣酸,影响铁的吸收。

5.儿童补铁应经医生许可。

6.铁剂能与肠内的硫化氢结合成黑色的硫化铁沉淀,所以病人服用铁剂后会排出黑色粪便,应事先告诉病人,以免病人误解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第四、疗程

服铁剂后,一般1~2个月可恢复正常。但必须注意,即使恢复正常也还不能停药,至少还要继续服1个月,然后再减量维持2~3个月,这样才能真正恢复体内正常水平的铁贮量。否则,一旦停止补铁,贫血便会卷土重来,治疗又得从头开始。#p#分页标题#e#

贫血预防

第一,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均高于牛奶;4个月后应添加蛋黄、肝泥、肉末、豆粉、煮烂的菜叶等含铁的辅食;牛奶喂养的小儿应提早于2—3个月添加。小儿时期每天铁的需要量为10—15毫克,当每天提供的食物中铁的含量达不到这个要求时,应从补铁的药物中摄取。

第二,掌握科学喂养技能 供给的食物一定要结合小儿年龄、消化功能等特点。营养素要齐全,其量和比例要恰当,食物不宜过于精细、过多含糖、过于油腻、调味品过于浓烈以及带有刺激性。其品种要多样化,烹调时不要破坏营养素,并且做到色、香、味俱佳,以增加小儿食欲。

第三,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缺少了蔬菜和水果中的B族维生素(叶酸和维生素B6、B12)和维生素C,一样会导致贫血。B族维生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造血系统的成熟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它的缺乏将导致血红蛋白无法正常合成;维生素C能帮助食物中的铁与血液中的运铁蛋白结合,促进铁的吸收利用,它的缺乏将导致即使吃进去了充足的铁也无法吸收和利用。所以,多吃蔬菜、水果对预防贫血至关重要。

那么,从饮食上究竟应该怎样防治贫血呢?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做到均衡饮食,食物多样化。注意肉、奶、谷物、蔬果的比例,荤素搭配,不能偏食。

注意补充铁、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富含铁且吸收率高的食物有:动物血、猪肝、瘦肉、蛋类、豆类、绿叶蔬菜、水果、海带、黑木耳、花生、胡桃、小扁豆、燕麦片、豌豆黄、牡蛎、牛肉干等。

富含叶酸、维生素B6、B12的食物有:绿色新鲜蔬菜、水果、花生仁、酵母、豆制品以及动物肝、肾等。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辣椒、菠菜、西红柿、韭菜、猕猴桃、酸枣、柑橘、红果、柚子、草莓和橙等。

改善烹饪方法。菜肴偏酸点儿,能够帮助铁吸收。另外,在制作菠菜等含草酸和植酸较多的蔬菜时,先用热水焯一下,去掉草酸和植酸,然后再炒或拌着吃也能大大提高铁的吸收率。

第四,纠正一些不良的进食习惯如强迫、引诱进食以及挑食、偏食,彻底治疗各种慢性失血性疾病。

第五,其他如注意孕期保健,孕妇应注意铁质的补充。牛乳要煮沸后再吃,以免因过敏而引起肠道渗血,但经特制的母乳化奶粉,不必煮沸。

经常照顾好小儿,免受感染,一有感染应立即治疗,以免影响食欲而减少铁的吸收。适当服用益生菌,提高小儿对食物中铁的吸收能力。#p#分页标题#e#

何为生理性贫血

初生的婴儿血红蛋白可高达150-220克/升,红细胞计数可达5-7×1012 /升。生后2-3月内血红蛋白可逐渐下降到低于正常值,一般称这种贫血为生理性贫血。足月儿血红蛋白生理性下降极少低于100克/升;未成熟儿由于代谢及呼吸功能较低,体重增长快,所以生理性贫血出现时间早,贫血表现更为严重,生后3-6周内可下降至70-90克/升。

为什么会发生生理性贫血呢?主要原因为:

(1)小儿出生后即建立了肺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由45%增至95%,骨髓造红细胞的功能明显下降,红细胞生成素由胎内的高水平降低到极低水平,红细胞增生明显减少。

(2)含胎儿血红蛋白的红细胞寿命短,小儿出生后被大量破坏。

(3)生后3个月内是小儿体重增长最快的阶段,血容量迅速扩充,红细胞被稀释。

婴儿发生生理性贫血后,一般无需治疗,家长亦不必过于紧张,正常婴儿3个月以后,血红蛋白下降至100-110克/升时,血中红细胞生成素的浓度再一次增高剌激骨髓,使骨髓造血开始恢复其正常的功能,因生理性贫血而下降的血红蛋白又可恢复正常。

吃蚕豆会贫血?

吃蚕豆会引起贫血,对此您一定感到奇怪吧,而事实确实如此。有的孩子吃了蚕豆后不久(一般在1-2天内)便出现脸色发黄、腰酸背疼,尿还会变成酱油色、浓茶色或血色。到医院看病往往诊断为“蚕豆病”,及时治疗后几天便能症状缓解出院。

原来蚕豆病是因患儿红细胞中的一种叫“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简写为G-6-PD)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所以此病的医学名称叫做“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 红细胞膜上和红细胞内的蛋白及酶类需要抗氧化剂的保护才能维持红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正常代谢功能,G-6-PD即是促使这些抗氧化剂形成的一种辅酶。当红细胞受到氧化剂的侵袭,而又因G-6-PD缺乏不能形成抗氧化剂来保护红细胞时,红细胞便被破坏,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溶解到血液中,经肾脏排除,便出现酱油色的血红蛋白尿。

蚕豆内含有蚕豆嘧啶和异胺基巴比妥酸等,这些都是氧化剂;有些药物如退热止痛的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抗疟疾药及磺胺类等也是氧化剂;此外樟脑丸、熊胆等也含氧化成分。正常人体因有足够的G-6-PD所产生的抗氧化剂,所以能保护红细胞不被破坏。而G-6-PD缺乏的人,他们的红细胞就容易受到损害了。因此,如果孩子被诊断为G-6-PD缺陷症,以后就应避免再吃蚕豆并禁用含氧化剂成分的药物。

蚕豆病的临床表现有轻有重,轻者常常不被发现,自己也没有特殊不适;重者在短时间内出现贫血、黄疸及酱油色尿,还可伴有发热、畏寒、恶心、呕吐、口渴、腹痛、腰痛等,必须马上到医院治疗。极度严重者有严重贫血、黄疸、深浓酱油色尿、神志不清、抽搐、甚至出现休克、急性肾衰等,如不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

其他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小儿摄入不足,排泄量增加及药物影响,如长期服抗生素或长期使用抗叶酸制剂,使机体缺乏细胞核发育的必需物质维生素B12和叶酸,导致骨髓内红细胞体积过大,细胞核发育落后,而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有效。

溶血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的贫血。通常母婴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溶血性细菌性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导致溶血性贫血。另外,铅、苯等中毒及放射损伤等,也容易导致溶血性贫血。

美食
艺术
家居
电影
保健养生
健康常识
饮食营养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