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活 > 外科 > “恐艾症”更让人濒临崩溃

“恐艾症”更让人濒临崩溃

来源:风度派    阅读: 7.3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王军(化名)小心地拉开诊室的门,探头探脑地观望一阵,生怕遇到熟人。事实上,这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对他都很熟了——为了确认自己没有患上艾滋病,近一年时间他已来检查过3次。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给他做了相关检查化验,经检查为阴性。但他说放心不下,还会再来。

“恐艾症”更让人濒临崩溃

“像这样的恐艾者,还有不少。”湘雅二医院传染科艾滋病研究室郑煜煌教授说,在近5年时间内,其接诊的1000余名患者中,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仅为1/5,4/5的就诊者则是因“恐艾”或其他疾病前来应诊。

患上“恐艾症”度日如年

王军说,前年他有过一次不洁的性接触后,总怀疑自己可能患上了艾滋病。他上网查询有关症状,感觉自己也有发烧、消瘦等情形。恐惧像梦魇般折磨着他,根本无法安心工作。湘雅二医院接诊后,给他做了相关化验,经检查为阴性,可他总是不放心。

无独有偶。陈建(化名)今年26岁,不洁性交2周后自觉低烧,咽痛,淋巴结肿大,怀疑感染了艾滋病毒。在长沙某医院查艾滋病毒抗体阴性,又来找郑煜煌就诊,查艾滋病毒核酸定量阴性。他半信半疑,认为实验人员可能将标本弄错了,试剂过期了等。半年内,他反复做检查,包括初筛实验、确认实验、核酸定量实验等不低于10次,成天饭不香,夜不寐,甚至要自杀。

“恐艾症”者远多于艾滋病感染者

到2005年底,全球共有7000多万人感染了艾滋病,这相当于一个英国的人口总数,而死亡人数也达到了310万。难怪人们谈“艾”色变。

“像上述的两名就诊者,就是典型的‘恐艾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刘铁桥教授指出,长期神经紧张、恐惧,极易引起人的内分泌、植物神经的紊乱,从而导致腹泻、口干、无力、抵抗力下降等症状。恐艾症患者整天处于恐惧和焦虑之中,全身抵抗力下降,出现肌肉痛、头痛、口咽炎、皮炎、腹泻、口腔感染等各种类似于艾滋病毒急性症状的病症。

据郑煜煌统计,近5年来,该研究室接收的1200余名艾滋病毒咨询者和检测者中,近八成都非真正患有艾滋病,而可见恐艾症患者的比例远远大于艾滋病感染者。

一般接触不会染上艾滋病

“艾滋病感染后有症状,那是发生在感染后的十天左右。”郑煜煌介绍,症状看起来极像感冒,很多人会忽略过去,绝大多数是压根没想到自己被感染,有了症状也意识不到。

问题是,有人从一开始就怀疑自己被感染,在焦灼不安中,心情会发生很多的变化。中医讲,急火攻心,伤及脾胃,疾病不请自来,这时症状就出来了:比如肌肉痛、关节痛、口腔发炎之类……结果陷入更大的痛苦与忧愁之中。

“其实,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很容易死亡,它在外界环境中适应性很差,且有一定的传播途径,一般的工作和学习的接触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郑煜煌说,城乡居民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与恐惧心理普遍存在,而艾滋病知识的缺乏更加剧了“恐艾症”的蔓延。

[艾滋病知识]

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科长陈曦教授介绍,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等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包括阴道、肛门和口腔性交,是艾滋病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在我国,吸毒者之间共用针头、注射器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HIV的感染和人的行为有关,在艾滋病流行时期,肯定会有高危人群,他们有高危行为和高危环境,他们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很大。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把“危险性”定义为一个人由于自己的行为而感染艾滋病毒的可能性,把“易感性”定义为对不利于个人控制自己免受艾滋病感染的社会因素。就艾滋病而言,减少危险性和降低易感性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获得免受艾滋病感染危险的能力。我们始终必须抓紧和努力,直至战胜艾滋病。

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传播的行为有:静脉注射毒品,卖淫嫖娼,与多个人有性接触,与不知是否已染上艾滋病毒的人有性接触、性行为等。值得注意的是,医务人员若用不消毒的注射器为病人打针,牙科的拔牙钳和其他器械不严格消毒(个体行医、游医)等,也属高危行为。39健康网实习生王芳凯 记者刘少龙 整理

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是指具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凡和艾滋病病毒感染有关的人群都是高危人群,也就是说有些高危行为不涉及传播途径,例如吸毒,如果不经静脉注射毒品、或不共用注射器,就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同性恋者、吸毒者、暗娼等都属高危人群。

美食
艺术
家居
电影
保健养生
健康常识
饮食营养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