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活 > 药品 > 长期滥用药物小心“上瘾”

长期滥用药物小心“上瘾”

来源:风度派    阅读: 2.5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长期滥用药物小心“上瘾”

前不久,多位文艺界人士涉毒被拘的消息一度引起公众的激烈争论。事实上,很多人都认为使用毒品后产生的特殊体验对艺术创作具有刺激作用。披头士乐队的名曲《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就被认为是在麻醉品刺激下的产物。即使对硬毒品(hard drugs)保持警惕,很多文艺从业者也不拒绝那些温和的刺激———酒精的挑逗与“烟在手”的口诀,都体现了“瘾”的需求。

不过,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短时间的刺激未必会给创造者带来什么特殊的灵感,其毒性却可能给当事人造成严重的生理伤害,更麻烦的是,由这些致瘾物带来的“瘾”更让人在其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哪些药物会上瘾呢?

“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如海洛因、可卡因、酒、烟草等,都可以导致成瘾。”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所长陆林指出,药物致瘾是慢性、复发性脑疾病,有着极其复杂的机制。而其核心特征是强迫性药物使用:即致瘾者失去了对药物寻觅和摄取的控制。#p#副标题#e#

究竟人们对药物依赖性是如何产生的呢?

事实上,这些物品中的主要作用物质都能快速进入使用者的大脑。海洛因可借由皮下注射的途径直接进入人的血液并快速到达大脑,其他被吸食或被嗅入的毒品也能突破黏膜的隔离,到达大脑。酒精则因为相对简单的分子结构,在到达胃之前就提前一步通过消化系统黏膜进入血液和大脑。

“这些药物都可以在大脑中找到受体。”陆林指出,比如阿片在大脑中有阿片受体,海洛因有海洛因受体。而药品通达到受体后,就会激活多巴胺——— 在大脑中,神经细胞或神经元在进化中形成的一个复杂环路会使大脑兴奋,产生愉快感,“这也被称为奖赏回路,也就是多巴胺系统。”

加拿大麦克吉尔(McGill)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奥尔兹和米尔纳( & er)最早发现了大脑的“奖赏中枢”。在用电极刺激方法使小鼠建立操作条件反射的实验中,实验者本想把电极植入脑干网状区,却因脑部坐标测定仪的计算出了差错,误将电极插入了中脑隔区。这一错误使小鼠疯狂按压操纵杆,以便对自己施加刺激,频率高达每分钟压杆100次。更让实验者惊讶的是,小鼠对这种奖赏性的自我刺激似乎永不满足。

“大脑的欣快中枢”

随后,研究人员更是通过各种实验,证明了这一情况的真实存在。由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大脑中存在与奖赏刺激相关的脑区,这就是所谓的奖赏系统,也有的科学家称之为“大脑的欣快中枢”。

研究发现,脑内最重要的欣快中枢是边缘中脑多巴胺系统(MLDS)。该系统根植于复杂的中脑网络中,负责加工与致瘾行为相关的信息,如情绪状态、环境刺激、相关经验及许多其他的关键变量。“每种不同的药物在大脑中的通路有些不同,但最终都是作用于多巴胺。不同的成瘾药物都使多巴胺快速增加、释放,从而产生欣快感。”

事实上,多巴胺系统最主要的区域是边缘中脑腹侧背盖区(VTA)和伏隔核(NAC),致瘾药物能大大提高这两个区域的多巴胺水平,使药物产生强化和欣快作用。

滥用致瘾药物有哪些危害?

在人们滥用这些致瘾药物时,腹侧背盖区(VTA)是大脑多巴胺神经元最集中的地方,VTA的多巴胺神经元末梢投射到伏隔核。正常情况下,由 VTA到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元投射和多巴胺的释放是低水平的,它是维持正常人的情绪状态和生理反应所必须的。使用成瘾药物时,VTA到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元信息转递和多巴胺释放是成千上万倍的增加。

长期使用成瘾药物后,身体可以产生耐受,也就是说反复长期使用成瘾药物后,吸毒者不再感受到欣快和兴奋。这是因为VTA到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元长期接受成瘾药物刺激后,它的反应性和敏感性下降,不能继续大量地释放多巴胺,很多吸毒者最终只能体验到戒断症状而感受不到欣快感。此外,致瘾也是VTA -伏核回路与其他脑区(杏仁核、海马核额叶皮质)协同作用的结果。

美食
艺术
家居
电影
保健养生
健康常识
饮食营养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