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活 > 不孕不育 > 健康大讲堂:解读人工授精流程

健康大讲堂:解读人工授精流程

来源:风度派    阅读: 2.7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什么是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指的是将男性精液用人工方法注入女性子宫颈或宫腔内,以协助受孕的方法。根据授精对象的不同,人工授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丈夫精子人工授精”(AIH),另一类是 “捐精精子人工授精”(AID)。

健康大讲堂:解读人工授精流程

“人工授精”作为一种辅助生殖技术的出现,为广大不孕夫妇带来的福音。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准备尝试人工授精进行助孕的患者,关于人工授精的具体流程应该最为关注。为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举办以“人工授精”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课,该院不育与性医学科的张二红主治医师将为广大不孕夫妇详细解读人工授精的具体流。39健康网小编特别将课堂内容整理如下,希望与关注人工授精的网友们一起分享。

专家简介:张二红 妇科内分泌专业医学硕士

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不育与性医学科主治医师。1997年本科毕业后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师从著名生殖医学专家梁晓燕教授,系统学习生殖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研究方向为多囊卵巢综合征,2005年获硕士学位。

擅长:各种原因导致的女性不育不孕、流产及女性性功能障碍等的诊治。熟练掌握各种助孕技术。

出诊地点:中山三院门诊3楼不育与性医学科

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全天;周三下午;周四、周五上午。

预约电话:020-85253235

解读一:什么情况下应该考虑进行人工授精?

自古以来,万物繁衍被誉为最神奇的现象之一,尤其是人类的繁衍。然而,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异,“生儿育女”这一法则也遭遇了“拷问”,不少家庭为“生孩子”饱尝了辛酸与失望。

那么,什么情况下应该考虑进行人工授精呢?

一般情况下,保持正常性生活的夫妇第一年怀孕的机率是87%,第二年怀孕的机率是94%。目前,界定不孕的时间标准已经从“两年”提前到“一年”,也就是“在没有避孕的情况下,男女正常性生活一年仍未能怀孕的”称之为“不孕”。”

因此,对于一结婚就渴望马上怀上宝宝的夫妇来说,无需过于急躁,“一年”的时间都是值得等待的。即使一年之后确诊为“不孕”,其治疗方法是非常多的,通过相关治疗可能通过性交方式达到妊娠。如果经过医生正规诊治后仍不能妊娠,符合人工授精条件的才建议进行人工授精。

所以,那些因为一时怀不上宝宝,或没有进行任何检查与治疗,动辄就说进行人工授精的育龄夫妇应该知道这是错误的!对于这类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医院医生将建议其做相关的检查,以寻找导致不孕的真正原因,再作具体的治疗选择,对于适合人工授精的患者将进行下一步流程。#p#副标题#e#

解读二:进入AIH周期前需要做哪些检查?

为了确保男女双方的身体都符合生育需要,在进入AIH周期前双方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关检查。一般来说,需要进行以下这些项目的检查。

一、女方的检查:

1、妇科常规检查;

2、特殊检查:测量基础体温;宫颈黏液检查;B超检查;子宫输卵管通畅试验,包括输卵管通液、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或腹腔镜检查;

3、基础内分泌测定:FSH、L H、E2、T、P及PRL等;

4、血常规、尿常规、ABO血型、Rh血型、凝血功能;

5、白带常规、CT、UU、淋球菌;

6、生化检查、乙肝两对半+丙肝、HIV、RPR、优生五项。

7、EKG(心电图检查)

二、男方的检查:

1、男方精液检查、精子形态学检查;

2、男方肝炎系列1(乙肝两对半+丙肝)、CT、UU、HIV、RPR;

3、遗传病检查:夫妇双方染色体、地中海贫血+G6PD检查;

4、性交后试验:LH 高峰前后进行。

温馨提示:对于上一次AIH周期不成功的患者,再次进行AIH周期前,可以根据间隔时间避免一些重复的检查。例如生化检查、CT及UU 检查,这些检查结果在3月之内仍有效;乙肝两对半+丙肝、HIV、RPR、优生五项这些检查结果则在半年之内仍有效。需要重新复查的是白带常规、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

解读三:自然周期和促排周期有什么区别?

对于如何进入AIH周期,患者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自然周期,另一种是促排周期,这是根据排卵的“被动性”与“主动性”来区分的。对于具有自发排卵的,月经规律正常的女性来说,可以根据月经周期来选择进入AIH周期,这种称为“自然周期”;对于排卵时间不确定的,可以使用促排卵药物,使卵巢在一定时间内产生成熟卵子,然后进入AIH周期,这种称为“促排周期”。

在进行促排卵之后,对女方的情况进行B超、验血、验尿等监控,然后根据监控结果来决定进行人工授精的具体时间。#p#副标题#e#

解读四:丈夫取精前需要禁欲多长时间?

对于因少精症、弱精症、精液量少或精液液化异常等原因而前来进行人工授精的患者,往往更看重如何取出优质的精子。网络上有患者交流经验时说其为了能取得优质的精子,提前一个月进行禁欲,跟帖者除了佩服其“精神可嘉”之外,也疑惑“禁欲时间”与“精子质量”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比例关系。究竟是不是禁欲时间越长,精子质量越好呢?

非也!并非禁欲时间越长,精子质量越好,但是同时需要明确的是:在丈夫取精之前的确需要禁欲,大约需要禁欲3—4天,这是为了让精液量比较丰富,便于获取优质精子。如果禁欲时间过长,并不会令精子质量变好,相反还会因为代谢原因导致精子质量变差。因此,切莫弄巧成拙,好心误事!

解读五:丈夫怎样进行有效地取精?

生儿育女是夫妻双方的事情,对于非传统意义的“造人”也一样,虽然人工授精是不通过正常性交的方式达成妊娠的,但是丈夫的作用也并没有削弱。因此,在取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些细节:

1、取集精液必须用手淫法。

2、取精当日清晨,请沐浴、更换内衣。注意外阴、阴茎、包皮内的污垢。取精前,用肥皂认真洗净双手,用纱布彻底擦干。

3、所给取精杯为一次性无菌消毒杯,请勿用手触及杯缘及杯内,打开盖后,请将杯盖开口部分向上放,以免污染。

4、取集精液需要完整,在射精前排除的液体也需一并取集。

5、取集精液时,阴茎切勿触及杯内,请避免阴毛、衣服纤维等落入精液杯内。如发现有异物请务必告知,更换后再次取集。

解读六:一次人工授精的费用大约需要多少?

人工授精的费用主要由四大块组成:检查费用、促排费用、精子优化费用和手术费用。下面,将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人工授精手术的收费举例说明——

检查费:初次进行人工授精的夫妇需要作比较全面的检查筛查,因此费用相对比第二次人工授精的检查费用高,两人合计大约需要2000元左右;

促排费用:一次人工授精大约需要注射7—8支促排卵针,根据针剂的生产地不同其价格也迥异,低至几元,高至千元不等。如无特殊需求,医院一般给病人施予20余元一针的促排卵针,约需要250元;

精子优化费用:大约需要550元;

手术费用:1500元;

其他药物费用:(因人而异)。#p#副标题#e#

解读七:什么时候知道人工授精的成败?

一个完整的人工授精周期类似于女性的一个月经周期,大约28—30天。在进行人工授精之后,一般来说第二天是需要进行卵泡监测的,看女方体内是否有卵泡排出,如果卵泡没有排出来可能还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这根据患者自己的选择来决定。当然,如果进行第二次手术需要交多1500元的手术费用。

人工授精是否能成功,14天之后便可见分晓。如果月经如期而至,那么说明人工授精失败;如果没有月经,且通过验尿检查发现呈阳性,可以确定人工授精成功。

解读八:人工授精失败后可以继续进行下一轮吗?

由于目前人工授精的成功率只有15%左右,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初次进行人工授精后往往没有成功妊娠,这时,患者最关注的是“我能不能继续做下一个周期”这个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如果在前一个周期中,患者的促排卵针的刺激下已经长了好几个卵泡,那么这样的患者就不适宜同一个月继续进行人工授精,因为连续的促排卵会令卵巢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而且对促排卵针的反应也会下降,需要打十几只的促排针才能有反应;

如果在前一个周期中发现已经排了两三个卵,且有黄体囊肿,这个月来月经时复查发现有囊肿,那也是不能继续下一个周期的,必须休息之后才能进行促排卵。

如果3周期仍未孕,科室医生就会进行病历讨论,对患者夫妇的情况进行重新评估,补充进一步的检查等。如果经过进一步评估后,认为夫妇通过人工授精达到妊娠的机会很少,会建议夫妇采用试管婴儿的治疗。如果仍符合人工授精的指证,在夫妇同意下,可再进行3周期的人工授精治疗。有统计数据表明,超过6周期未孕的夫妇再行人工授精治疗的成功率极低,因此一般超过6周期人工授精未孕的夫妇,不建议继续进行。

节选:张二红医生回答现场患者的提问——

1、 现场患者:关于筛查检查的项目很多吗?

张二红:导致不孕不育的原因非常的多,除了已经发现的原因,还有系列不明原因也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但是在现行医学条件下,还不一定能够通过检查得出结果。对于筛查的项目,医院并不是全做的,一则是基于患者的经济承受力,一则是根据临床经验选择性地进行检查。

现场患者:哪些人需要做输卵管检查?什么时候合适进行检查?

张二红:并不是所有的不孕患者都需要做输卵管检查的,虽然发生继发感染机会很少,但是这毕竟是有创伤的检查。只有符合“月经规律的、一年以上没有避孕”的,才进行输卵管检查。检查输卵管的时间应该避开月经期,需要在月经干净之后3—7前进行检查。一是为了排除怀孕的情况,二是此时的子宫内膜比较薄,出血比较少。

现场患者:什么时候进行性激素和内分泌的检查?

张二红:一般来说,我们要求患者在月经的第二至五天来检查,因为这个时候患者的激素水平处于基础值,而到月经的中期则会出现很快的变化,检查则难以判断。

美食
艺术
家居
电影
保健养生
健康常识
饮食营养
生活百科